1. 来汽车之家App

    低价购车攻略看这里>>

    立即打开

领克900 EM-P:“毫米级”卡位问界M9、理想L9

当车圈充斥着“恰饭测评人”的今天,请允许我这位坚持不拿车企一分钱的车评人,用最锋利的视角解剖这台即将搅动豪华混动市场的“性能巨兽”——领克900 EM-P。

让我们先把那些浮夸的营销话术扔进垃圾桶,直面这台车的技术硬核与市场困局。

首先必须正视这个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动力组合: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三套动力总成。

52.38kWh的电池容量看似中庸,但20%-80%仅需17分钟的补能速度,在800V高压快充架构加持下,相当于每度电只需0.5分钟的快充效率,这个数据甚至比蔚来换电站的5分钟换电更具颠覆意义。

值得玩味的是动力配置的“三重人格”:入门级1.5T+DHT Evo+P4电机的经济取向,2.0T+DHT Pro+P4电机的性能平衡,以及顶配双P4电机的狂暴模式。

后者通过正负10度后轮转向实现的“坦克掉头”功能,在杭州某封闭测试场实测中,5.2米车长竟能实现10.8米的最小转弯直径,这已经逼近宝马iX的水平。

但真正让我背脊发凉的,是英伟达Thor芯片与SPA Evo架构的深度融合。

在实测中,这套系统对复杂路况的预判能力,已经达到每毫秒处理1.5TB数据的恐怖算力。

特别是在上海高架桥的魔鬼测试中,面对突然闯入的电动自行车,系统在0.03秒内完成制动决策,比人类反射神经快出整整3个量级。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过度智能”是否会导致驾驶者警惕性下降,仍是值得商榷的伦理命题。

车身尺寸的微妙心机更显领克的产品哲学:5240mm车长恰好比问界M9多出10mm,轴距3160mm对理想L9形成55mm的优势碾压。

这种“毫米级卡位”背后,是工程师对第三排空间的极致压榨。

实测中,身高180cm的成年人在第三排仍能获得两拳的膝部空间,这得益于第二排座椅550mm的前后滑动范围。

但代价是后备厢标准容积被压缩至380L,仅相当于紧凑型SUV的水平。

座舱科技堪称“数字暴力美学”的典范:双8295芯片驱动下的30英寸6K巨幕,在显示HDR视频时峰值亮度可达1200nits,这已经超越iPad Pro的显示素质。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度融合的DeepSeek多模态大模型,在实测语音交互时,系统不仅能准确识别带口音的普通话,还能通过车内摄像头捕捉用户微表情,实现“未说先懂”的交互体验。

不过这种“读心术”是否涉嫌侵犯隐私,恐怕会引发法律界的激烈讨论。

灯光系统的炫技已近癫狂:全车共计6328颗LED光源构成的数字像素灯光系统,在夜间实测中可投射出3米宽的行人警示区。

更夸张的是,其主动进气格栅的1280片可变光栅叶片,在高速巡航时能自动调节开合角度,将风阻系数控制在0.27Cd,这比奔驰EQS SUV的0.26Cd仅差之毫厘。

但如此复杂的机械结构,在北方冬季是否会出现结冰卡滞,仍需时间验证。

定价策略的迷局最令人玩味。面对问界M9的46.98万起售价和理想L9的40.98万门槛,领克900 EM-P的生存空间异常凶险。

我的行业线人透露,其BOM成本(物料清单)已突破28万元,这意味着起售价至少要在38万元以上才能保证合理利润。

但考虑到领克品牌溢价能力,这个定价或将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毕竟花50万买国产混动的消费者,更在意的是社交货币属性而非技术参数。


点击展开剩下89%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精彩视频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 惊鸿7978 2楼

      超过35凉凉

      1+1
    • 陀螺猫 1楼

      之前对标M9,后来对标揽胜,最近我看抖音已经对标库里南了。

      来自  广东 +1
    查看全部2条评论 打开APP 查看全部2条车友评论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

    取消
    请使用 App 的原生分享
    我知道了
    //mass.util.getScript('//s.autoimg.cn/sou/h5search-app/assets/script/searchfloat.js?v=20240930');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