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一汽,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还会再现昔日的辉煌吗?

一汽不哭!解散技术中心也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对于长子的期望一直是厚重的。往往寄予厚望、给予支持和细心栽培。就目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来看,一汽集团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发展仅仅十余年的高铁已经开始技术输出,而合资20多年的共和国长子却还在原地踏步,至今没有自己的技术储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最近几天,一汽的重磅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新上任的董事长徐留平大刀阔斧地将“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出了“燎原之势”。在他的领导下,60年的红旗迎来历史上首位代言人靳东,并从一汽-大众调了数十大将去一汽红旗,试图全面复兴红旗品牌,之后,又将改革的大火烧向一汽技术中心,历经67年的一汽技术中心传来要解散的消息。

毫无疑问,这是新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吹响改革的号角。或许出此重拳,大破大立,才能使久经沉疴的一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长子”一汽——瘸腿的巨人

一汽技术中心在近几年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特别是在自主乘用车板块。经过几年蹉跎,一汽技术中心早已失去了对市场的把控力,一系列市场失利将一汽技术中心与一汽轿车市场销售层面的矛盾摆到了台前。

一汽衰落有很多原因,其中企业领导人战略目标不明,管理执行的粗放就是根本的内因。在前一汽董事长徐建一在任期间,一汽集团管理混乱,经营权和所有权不分,导致权责不明,各种资源重复、浪费。以及产品策略失误:红旗未能招展,欧朗折戟沉沙、夏利巨亏被逼到绝路等种种困境,致使这位“共和国长子”成了瘸腿的巨人,蹉跎多年,建树甚微。

“拐杖”用多了,就不会走路了

有着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强势合资品牌的一汽集团,怎么还打不过其它中国车企了呢?为何一汽的自主品牌每况愈下呢?

事实上,一汽并不缺乏技术支持和帮助。在之前与丰田、马自达的合资过程中,也曾签署过帮助一汽做自主的协议。像一汽奔腾B50的诞生就是借助了马自达6平台,以至于B50甚至被称为“换了马甲的马6”。

然而,“拐杖”用得多了,反而就不会走路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汽并没有从合资中获得技术储备,而是将“拿来主义”贯彻到底。事实证明,“拿来”的,永远不是自己的,终有一天是要还的。

过度依赖合资品牌,发展畸形

一汽是典型的以“市场换技术”模式发展的企业,但过分依赖合资品牌的技术,只能“等、靠、要”的一汽会获得好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核心技术外方根本不会给你,最后市场让出去了,技术也没换来,这是一汽的悲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反之,不管是坚持正向研发的奇瑞、吉利、长安,还是凭逆向开发突破的比亚迪、长城等车企,逐步完成三四五线城市的市场布局,甚至一些车型冲进一二线市场,成功向上逆袭。

而当一二线市场日渐饱和,一汽幡然醒悟,想要把渠道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获取更广阔的市场时,一些依靠自主研发的本土品牌已经率先攻略城池。

如今,大众被江淮分了一杯羹,奥迪也另嫁上汽,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一汽再不醒悟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哭泣。

结 语 

一汽就像一个出身良好的大少爷,一天天混日子,一点点吃老本,等毒瘤足够大了,老本吃完了,末日也就来临了。重症需猛药,一汽要想重获新生,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技术中心的解散既是过去67年的告别,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一汽能尽快扭转颓势,焕发新生。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点赞
+1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