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恒大惨遭“鞭尸”?争相逃离的本田员工,意外暴露企业良心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每逢企业裁员,员工们都祈祷着这把刀别落在自己头上,还能干就继续干。但是最近风气好像有些变了,从等着被裁到主动请裁,广汽本田的员工正在争夺主动权。真是活久见。

6月18日,关于广汽本田员工抢着被裁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其中的原因引发广泛关注。原来,从今年5月份开始,广汽本田就启动了裁员行动。当时广汽本田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涉及多个条线,以主动离职为主,会有相应的补偿。


由于给出的条件太过丰厚,广汽本田的员工都在抢被裁的名额,甚至有许多老员工趁此机会直接退休!

据悉,广汽本田裁员给出“N+2+1.8”的补偿方案,“N+2”是标准补偿,1.8个月可能是奖金。截至目前,已有2,300人离职。


假如一名在广汽本田工作10年的老员工,月薪7,000元,那么该名员工到手补偿或为:“10✕7,000+2✕7,000+1.8✕7,000=96,600元”。(该数据仅作为参考,广汽本田薪资水平在业内较高,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到手的补偿就更高了。)


如果广汽本田补偿方案属实,那么这样的赔偿标准在汽车行业是十分良心了。

4月15日,特斯拉开启了大规模裁员。宣布全球裁员1.4万人,超过其总员工数的10%。报道称,特斯拉今年4月的裁员赔偿标准为“N+3”(工作年限+3个月工资)


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头部地位,其裁员给到的赔偿标准可以说比较高的了,而广汽本田出手更是阔绰。要说,销量上合资经常被唱衰,但要讲补偿,可是严格按照标准来的。

去年7月份,广汽丰田大规模裁员。被裁人数达到1,000-2,000人之间,主要对象为劳务派遣一线员工。当时因为电动化销量增长乏力,不得不降本增效。但在补偿方面,广汽丰田也给足了诚意。


据报道,广汽丰田裁员赔偿方案为“经济补偿+代通知金+感谢金+预发奖金+额外支付7月22-7月31日工资”,相当于“N+3”水平。

而在国内车企打工,品牌裁员普遍给到的补偿方案是“N+1”。


5月份,理想汽车开启人员优化,比例超18%。按照优化比例来算,这轮优化涉及超过5,600人。像是销售服务运营、招聘部、智能驾驶部门都受到了波及。不过对于具体的赔偿方案,理想并未提及,公开报道中称理想补偿方案为“N+1”。


这样的裁员赔偿比不上合资品牌给的丰厚,但也算是符合规范。在裁员风波过了一个月后,理想又被曝开始召回部分被裁的关键岗位员工。

在阿维塔从直营改为经销商合作模式时,直营店的员工也进行了部分转岗,阿维塔表示,如果员工不愿意转入经销商,而选择离职,阿维塔官方会赔偿“N+1.5”;员工选择加入经销商,继续在新的经营模式下工作,阿维塔官方会赔偿“N+1”。


3月份,高合暴雷后员工离职补偿方案也随之曝光。高合对停产期间的离职员工发放经济补偿金,综合看来达到了“N+1”的标准。但是这份辞退补偿金并不能直接拿到手,而是由高合分期付款。这样的做法无异于画大饼,最终员工能否拿到钱都是个未知数。


1月份,上汽飞凡智驾团队被解散,近300名员工被裁。针对被裁员工,上汽给出了转岗至零束科技/上汽研发总院和离职的方案。对于拒绝内部转岗的员工,可以得到“N+1”的补偿。

大部分车企裁员给到的补偿方案都是比较人性化的,在保障员工利益的前提下减少对自身品牌的负面影响,但要是遇到辞退不赔偿还倒欠薪的,那就只能说运气不好了。


宝能汽车就是典型的例子。从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宝能系整体欠薪超13亿元。汽车板块合计欠薪超过7亿元。因为拖欠供应商货款、工人薪资,迟迟未结算,2023年7月底,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被讨薪者围堵。


然而在9月份宝能汽车开启招聘工作,承诺新招聘员工工资正常发放,一经报到先发半个月工资。一边欠钱不给,一边花钱招聘,宝能这野蛮捞钱标签估计是洗不掉了。

还有恒大汽车, 恒驰5销量不济,由于总部没钱,恒大汽车陷入停工。据恒大汽车老员工描述,停工了大家拿不到工资,公司群里人都退群了。网络上的论断也蛮讽刺的,有人调侃,按照恒大的过往风格,大概率将恒驰5来抵工资。

车圈裁员屡见不鲜,因为销量差优化人员也很正常,裁员无可厚非。不过51君认为,裁员归裁员,如何善后才能体现出车企的责任心与价值感。合资和自主对比,合资车企裁员上给到的条件更为丰厚,并没有因为裁员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反而被称之为良心企业。


“N+1”是基本,“N+2”、“N+3”是欣喜,如果连赔偿都不谈,反倒欠薪、分期赔偿的,证明车企自身运营能力就是欠佳。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车企们削减成本的做法或将持续,与其落下不作为的名头,不如让人体面离开。


总的来说,车企裁员反映了车企的经营状况,有的车企压力较大,但也有车企正在逐步转变调整。汽车行业发展终归是要向前看的,随着裁员风波的逐渐平息,车企们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另谋出路。最后大家是怎么看待裁员这件事的呢?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法律顾问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点赞
+1

精彩视频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