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这么忙和累,你还要拼命往里钻?

忙和累,是汽车圈的真实写照。本来,媒体的差事相对轻松点,但和过去的节奏相比,也不那么好过了。

值班主编

刘鸿仓

《汽车之家·车家号》

忙和累,是汽车圈的真实写照:客户、公关公司、活动公司,就没有一个不忙的,从VP到小白,从公关总监到市场经理,就没有一个清闲的差事。本来,媒体的差事相对轻松点,但和过去的节奏相比,也不那么好过了。

每年的广州车展,就是“颁奖季”的开始,颁完奖,这一年差不多也就过去了,大家可以松口气了。而今年(2017)广州车展之后,貌似看不到“松懈”的迹象,活动一个接一个,出差排的满满的,汽车记者们有些分身乏术了。

“这两年媒体形势(形式)的变化太快了”,一个做了很多年的厂家公关感叹道。我理解这句话有好几层意思:1.形式的变化——直播、短视频、微电影、网剧,新形式层出不穷,不仅传统报纸电视落伍了,就连网站都快变成传统媒体了。2.形势的变化——平面媒体的下跌、门户网站的式微、自媒体平台的崛起,某些公众号的壮大,这些变化不仅幅度大,而且速度快,如果不能跟上节奏,很有可能被淘汰。不仅是媒体,厂家也是一样。

十年前可不是这样。2007年的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的记者其实还都比较滋润。整体来说,报纸和杂志的记者更舒服一些:每周一篇稿子,肯定可以完成任务。如果这个记者用心,稿子就会认真些;不太认真的记者,应付一下也能过得去。其他时间,出个差、吃个饭、聚个会、游个玩随时随地就能解决,主编同学们还有很多出国的机会,跑的不亦乐乎。虽然工作不紧张,可是报社和杂志社创造的价值都不小,广告年年增长,营收屡创新高,现在想起来,大形势真的很好,躺着都能挣钱。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报纸和杂志的日子慢慢不好过了。报纸没人买了(除了退休老人)、杂志也发不出去多少了,网站靠着多变的形式和互联网属性几乎完全取代了平媒的作用。本来嘛,一个报纸记者一周就写一篇,网站记者可能要写五篇,就说网站的质量没有报纸高,但价值还是比报纸大,“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就在所难免了,但主要原因还是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

被淘汰的记者不得不转岗,网站、自媒体、公关公司都是潜在的新岗位,但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平媒的生活方式肯定是回不去了,数倍的工作量和数倍的压力扑面而来,有的平媒记者去公关公司都一两年了,工作节奏依然还没有适应。这也很正常,都是私人公司,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人。所以尽管现在的记者普遍比过去忙,但能留下来还都是幸运的,如果你还能在一家杂志做记者,就更幸运了,抓紧时间享受吧!

十年前的厂家和现在的差别没那么大,但也是越来越忙。无论公关还是市场,总是一个会接着一个会,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出差连着出差。这也难怪,十年前的车型才有多少,现在可能已经翻倍了,除了全新换代,还有中期改款、年度款,每款车型都要经历车展、试驾、上市,一个环节都不能少。一到了活动执行环节,老大的讲话、媒体的专访、节目的彩排、礼仪的培训,事无巨细,都要想到了。忙碌总是难以避免,人手总是不够用,那句名言怎么说来着:“等忙过这一阵子。。。。就能忙下一阵子了”。

除了日常的忙碌,还有集中的忙碌。北京上海广州车展就不用说了,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每年还有一个3.15,这下可要了命了,那天晚上所有公关都要守在电视机前,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如果有了消息,那就是真的是大消息了。别管有没有消息,心脏都要承受“可能有消息”的压力,不忙不累才怪。

最近成立了很多新能源汽车公司,他们的工作状态更忙。因为都是创业公司,很多事情需要白手起家,从装修到送水,从招聘到订餐,可能都是一个人负责。他们在普通汽车公司的业务之外,又多了一层生存的压力,当然,如果创业成功,收获也是可观的。

厂家的忙碌,必然带动公关公司和活动公司。作为乙方,最需要的就是执行力。客户上午说要个方案,下午就要给;客户说下个月做个上市,时间再紧张也要做出来;客户说这篇稿子不理想,老板可能就得亲自上阵。对客户这边,一定要信守承诺,按时交活儿;对媒体这边,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媒体关系往往是公关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即使是最基础的活动,也要提前勘察地点、准备物料、熟悉线路,等活动结束后,还要跟着官摄挑片,给客户确认,再把邮件群发出去,后续催稿、报价、结款。复杂的活动就更不必说,所以不忙是不可能的。这么复杂的环节,100%让客户满意是不可能的,出现一些疏漏很正常,赶上通融的客户,理解一下就过去了,如果客户特别挑剔,项目负责人就惨了。

为什么忙?有机会!有机会创造业绩,有机会超越对手,有机会赢得市场。过去我们曾经以为,当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幅度比较小的时候,汽车圈的忙碌程度就会下降一些,这几年的增长幅度已经不算大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总体市场增长不大,但各个企业的差别很大,像奔驰、上汽、吉利的增长依然强劲,而韩系和法系的跌幅同样可观,事实告诉大家,“爱拼才会赢”,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竞争不会放松,工作节奏也很难慢下来。

这种长期高压大负荷的工作,对于行业发展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因为创造了更多价值;但对于个人来说,却未必是好事。身体健康、亲子关系、生活质量可能都会受影响。但一想到汽车行业中有那么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你又很难放松这种节奏,只好继续努力跟上。

难道就没有兼顾工作和生活的办法吗?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而答案却还很难讲,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并且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好了,已经夜里1点多了,最后举几个忙碌的栗子给大家,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可能是你。

一个客户,本来十一想好好在家休息一下,但想到平时都是早出晚归,陪儿子时间太少,欠儿子太多,硬着头皮带儿子出国玩了一圈。

一个客户,负责双V运营,从早上上班,到晚上12点,手机上的事情不会停,随时沟通,随时推进,随时确认,随时上线。

一个大品牌VP,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6天工作日(在北京,不是保定),每天很早到公司,离开公司就没有准确时间了。

一个公关公司TEAM总监,他说就从来没有干完活的时候,每天就是一直忙,只有下班和睡觉才能切断工作。

……

宋海涛@《汽车与你》

仓老师的这篇文章道出了这个圈子目前的状态——忙忙忙,没有最忙,只有更忙。无论你是甲方、还是乙方,甚或是媒体,都是一天到晚,从白天忙到黑夜,为了完成那不切实际的KPI,为了花完年底前还没花完的预算,为了全年任务还差那么一点的量……总之,大家各有苦衷,但也苦中作乐,您看就这么累,圈子里不也有大把的人去跑马拉松么,不也有人把出差当做了游山玩水么,只要心中有沙滩阳光,哪里都是马尔代夫,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可反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这么忙是为了什么?升值?加薪?个人价值?公司上市?醒醒吧,你就是个码字的,这些跟你都没关系,事业再好,不同家人团聚,公司再大,不如知己把酒,说白了,人生就是一场旅途,努力赶路不是我们的目的,常伴身边人多欣赏一下沿路的风景才是重要的事情,愿你我明年能够停下来歇一歇,最后说一句:我就是仓老师所说的那种,还能在一家杂志做记者的幸运儿。

于英钊@《风度men's uno》

入行没仓老师早,不过倒也认为算是赶上汽车行业井喷的这波红利了。工作并不比其它行业辛苦,还能有机会走遍世界,有什么理由不应该感恩呢。

以前杂志算是主流媒体,现在估计得划归到古典媒体里了吧,没错,人们的阅读习惯在改变,从以前的报纸杂志到APP,再从APP到公众号和朋友圈,现在恨不得图片文字都懒得看于是冒出来一大堆短视频平台,后来有个口号出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我也一直在想该不该去追逐这些潮流呢?结果是还没想明白,那阵风都过去了。

好多鸡汤文都喜欢用“不忘初心”这句话来树flag,当初我的“初心”是什么还真不太记得了,就是觉得在汽车圈混媒体好玩有趣,现在奔四张了依然觉得好玩有趣,这就够了。

好与不好,累或不累,有钱没钱,都没什么可抱怨的,这世界不欠任何人。顺便鄙视一下朋友圈里各种“怨妇体”,没人逼你选择从事的行业,自己挖的坑,要不就含泪跳进去,要不就再找别的坑。

李耕@《轿车情报》

看到这个话题,那就聊聊这些年的汽车媒体吧。

出生在汽车世家的我似乎此生注定要混迹汽车圈了。从大学汽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到了2002年正式干起了汽车媒体,也见证了汽车媒体的跨越式变化。

早些时候的汽车媒体属性相对简单,专业性强就做杂志,行业性强就去报纸,大家参加的活动类型也都划分清晰。而如今网络时代的来临,读者快餐式的信息汲取让“抢新闻”,其实是“抢发表时间”成为了媒体竞争的关键。如果说当年杂志试新车的同质化还有试车编辑个人感受的不同,如今各个网站新媒体发布的新闻核心内容更同质化,比的就是谁的标题吸引人。

如今网络媒体的存在之道已经演变成拼速度而不是拼质量,经常遇到几个垂直网站的编辑试车时为了不被同行抢先,废寝忘食地赶稿子,上线,甚至还有活动现场饿晕倒的。

其实大多数人上网会有个特征,就是如果习惯了哪一个网站,基本不太会随便改变,所以获取新车信息也未必就在乎晚那么一点时间,重要的是信息要有价值和与众不同。

对于企业来说,相比以前简单的核心媒体对接,现在迫于无奈要安抚增加了数倍的自媒体“熟人”。不仅是体力累,更是心累。同样的困惑也适用于公关公司。从媒体跳去甲方和乙方的媒体人倒基本都能实现“瘦身”的愿望。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点赞
+1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