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自主品牌以及互联网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惊人的进步,引发了国内外极大关注。北京车展期间,德国著名的汽车经济专家杜登赫费尔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凭借在电动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将有望竞逐全球汽车行业领导者角色。”
哲学上说,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将时针拨回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时候中国市面上的主流车型还是以桑塔纳、捷达、富康为代表的“老三样”,这三款车是多少人年少时的回忆,即便现在富康不在,人们对于大众的“情结”也没有因为时光流逝而变淡。
如今的中国车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早已不再是合资品牌一家独大,自主品牌逐渐崛起,整个汽车工业也面临着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变革。在汽车技术领域,各品牌也没有故步自封,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自动驾驶也被放上了台面,无论是在汽车界还是在IT界。
“汽车界”的自动驾驶
说起自动驾驶,就不得不提特斯拉,特斯拉是为数不多的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上的品牌,与奔驰或本田等自动驾驶系统总是在提醒你握住方向盘相比,特斯拉就“安静”多了。不仅能顺畅的驾驶,还能实现变道超车,在这一点上就已经足够“傲视群雄”了。或许是有了“技术”的底气,马斯克才敢放出“18个月无人驾驶落地”的“豪言”。
与特斯拉相比,我国自主品牌的自动驾驶技术虽然没有那么多“光环”加身,实际上却更为激进,从这届的北京车展上就能看得出来。
以长安为例,其在2015年发布了“654”战略,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全自动驾驶,此后三年间,长安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从2016年长安睿驰无人驾驶汽车实现2,000km路测,到北京车展上搭载了长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APA4.0 新CS75上市,每一次都是质的飞跃。尤其是长安新CS75的“代客泊车系统”,只要手拿着车钥匙就能看着它自动泊车,十分方便快捷,对于停车时显得“笨手笨脚”的女司机们可谓是一大福音。
如果说长安新CS75还不够令你惊艳,那么长城汽车这款具有L5级自动驾驶功能的WEY-X概念车,绝对能够满足你对自动驾驶的“幻想”。当时看到这个概念车第一眼,恍惚觉得这车不应该出自长城吧。长城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内敛、沉稳的形象,而这款概念完全不同,非常“张扬”、“高调”,视觉冲击力很强,令人十分的期待其“量产版”的样子。
看完这些车企的“黑科技”之后,不禁由衷地感叹,多年前自动驾驶技术还只能在荧屏上看到,在影片《硅谷》2里,男主角就被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带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当时追剧还因为这个片段笑得前仰后合,如今自动驾驶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中国或将是自动驾驶发展最快的国家。虽然目前中国的环境,要真正普及自动驾驶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已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能够实现路测的城市也在逐渐增多,想必这一天也不会让人等太久。
“IT界”的自动驾驶
除了这些“圈内人”之外,还有一些“圈外人”也加入了追逐自动驾驶的潮流中,比如互联网企业,其中涉猎自动驾驶领域最早的还要当属谷歌,早在2009年谷歌就用丰田的车身进行了无人驾驶研发。2014年5月,谷歌首次公布了自主设计的无人驾驶汽车。算起来,谷歌的自动驾驶项目已经开展了9年,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效果。
而在国内,我们互联网界的“BAT”三大巨头也全线入局,其中百度的起步是比较早的,从2017年4月,百度Apollo平台发布起,至今已与90余家车企、汽车配件公司、自动驾驶公司达成合作,其中与金龙客车合作研发的量产车型将于今年面世。与其他跨界的企业相比,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这个赛道上,百度已经走到了前端。
其次便是腾讯,去年11月份,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自动驾驶业务首次公开亮相。今年4月2日,腾讯无人驾驶车型被发现在北京四环进行路测。同时腾讯还入股了特斯拉,与长安合作,并且还投资了蔚来、威马这样的造车新势力,走的是研发投资两手抓的路线。
最后是阿里,实际上,阿里也算是跨界造车比较早的互联企业,与百度腾讯不同的是,此前阿里的主攻点在于车载OS,而后才开始正式进军无人驾驶领域,虽然是“后来者”,但是有之前与上汽荣威成功合作的铺路,大家对于阿里的信心亦是满满的。
当然,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咖,像景驰科技、小马智行等科技公司也开始了专注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也许入局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无疑它们都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的潜力。
从汽车圈和IT界的“大动作”,就能够明显感觉到,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迅猛程度。实际上,在业内很多人都认为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出现将是中国汽车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契机。确实,在传统汽车产业方面中国一直被一些欧美国家甚至一些日韩国家“压制”,哪怕如今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做得很好,但是论品牌影响力以及群众接受程度还是要比许多外国品牌要差一些。这是“病”,得“治”,所以当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来临时,国内的车企以及互联网企业都铆足了劲施展“才华”。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自动驾驶的技术还算不得成熟,而此前发生的种种关于自动驾驶的负面消息也让其前景蒙上了阴影。虽然不能因噎废食,但太过于激进不一定是好事,仍需一步一个脚印,吸取前车之鉴,冷静思考一下关于自动驾驶方面的种种问题,做到真正解放人们的双手,让人“敢开、敢坐”,也希望中国的汽车行业能够把握这个契机,利用自动驾驶这个风口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最新评论
加载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