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跨界活动真正落地,现代汽车的诚意之作

12月14日,一场“感·观盛宴”跨界设计沙龙由北京现代和寰球汽车联合主办。

如今家族化“套娃”的设计已经开始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审美疲劳了,有些人甚至认为当下品牌的套娃设计更是在敷衍国内消费者的一种手段,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也正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个性化设计,而“跨界”已经成为汽车设计师们一个新的切入点。尤其是在汽车设计领域,跨界也已成为最潮流的字眼,代表着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在汽车设计中恰当地融入跨界元素,能为汽车设计注入更多情感元素和创新能量,更是为消费者带来才外观、内饰、空间、乘坐舒适度等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12月14日,一场由北京现代和寰球汽车联合主办的“感·观盛宴”跨界设计沙龙,就演讲内容而言它来说算得上是高质量了。邀请了现代汽车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联袂美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的新锐设计精英,聚焦“跨界设计”,他们与现场嘉宾和媒体分享他们的睿智洞见,并就未来设计趋势、创意、美以及跨界元素和汽车工业的融合等话题展开跨界交流,共同探索未来设计的更多可能性。

在现场,罗西蒙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楠、新生代建筑设计师刘昊威、加拿大诺杰建筑事务所设计师戴曦,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高登科四位聚焦不同领域的设计大伽,围绕设计美学、设计原力、动与静的艺术等多个汽车跨界设计主题进行了深度互动交流,从不同维度表达了各自对跨界设计和未来设计趋势的理解。

现代汽车中国区执行董事兼设计总监罗西蒙

参加的几场类似的跨界活动,真正拿笔画图的,现代汽车中国区执行董事兼设计总监罗西蒙算一个。活动现场,罗西蒙亲自手绘出了第四代途胜的设计草图,并向大家讲述了第四代途胜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中国消费者个性化审美的把握满足。该车在设计之初汇聚了众多优秀设计师的灵感与想法,并通过与中国设计团队的紧密合作,对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消费者的思考方式进行了充分调研:幅员辽阔的土地、前沿的高科技、城市的摩天大楼和特色建筑,以及年轻人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跨界设计元素都成为第四代途胜的设计灵感来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陈楠

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楠所说,在第四代途胜上能感受到中国元素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设计师的感性思考融入到设计当中。

这一设计思路在北京现代LA FESTA菲斯塔上同样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款车采用了现代汽车最新的Sensuous Sportiness设计理念,这一理念正是要在汽车设计中更多注入设计师的情感。具体到LA FESTA菲斯塔这款车上,它还针对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审美理念进行了全新的延伸,加入了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Fastback溜背式车身、黄金分割比例的结构、富有立体感的前脸,构建出最自然的视觉效果和动感美学,展现出强烈的运动气质。

像设计建筑一样设计汽车,是第四代途胜体现出来的跨界特质。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构式风格,建筑追求对称、错落有致。它的车灯就源于建筑排列的这种秩序感,分体式LED灯组以上下排列为造型,上部灯组采用横向窄幅直线条设计,下部灯组相对较宽大,塑造了个性潮流化的风格。罗西蒙表示,建筑灯光设计比汽车灯光设计先进许多,汽车要赶上建筑设计的步伐,在未来汽车设计中会更多参考建筑元素。

说真的,作为新生汽车媒体人,如今也参加了无数次的汽车类的活动,说来惭愧,除了第一年参加活动抱着真诚且谨慎的态度全程录音,反复听,总结活动中自己看到的亮点外,其他的还真没有一场能真正从头听到尾的。后来发现规律现场活动中能照着稿子念的基本上都是冗长且无味的内容,不夸张的说,这是没有让举办地活动真正落地,没能吸引媒体人乃至消费者的目光。而现代的这场跨界活动真正做到了落地,因为它颠覆了我们对“设计”的认知。

其实汽车设计,一直都在不断探索当中发展。汽车跨界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不同领域的设计,经过不断碰撞从而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为汽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而此次“感·官盛宴”跨界设计沙龙集合了各个行业内的大咖设计师和教授,积极探索展示各自设计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可能性,让跨界融合成为未来设计的灵感来源。(文/马袆)


打开汽车之家 阅读体验更好

我要纠错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点赞
+1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