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量信心满满!零售量却戳破真相?比亚迪元UP才上市就深陷危机

关注度颇高的比亚迪元UP,在3月底正式上市,并在最近公布了12,650台的4月份销量成绩。许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认为 元UP就是一台妥妥的爆款车型,但实际上比亚迪发布的却是厂家批发量数据。


顾名思义,厂家批发量指的是汽车厂家发往经销商的数量,并非经销商出售至消费者手中的零售量。追根溯源,还能发现在元UP上市的3月份,批发量同样达到了11,810台。


而看源于汽车流通协会、乘联会等行业的零售量数据呢,元UP在3月、4月的零售量分别为1517台和8620台,很显然比亚迪在给经销商压库存,经销商却有些难以消化。


有意思的是,既然元UP没有产能问题,且曾公布上市3天累计订单突破2万台的消息,为什么零售量数据又无法完全吻合呢?难道是下订的消费者最后退单了吗。


从产品实力来看,元UP的各个版本之间的差距较大,入门级车型虽说厂商指导价仅9.68万元,但CLTC纯电续航里程仅为301km,且电机最大输出不过70kW,还没有前后排头部气帘,中配车型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提升到了401km,配置也有诸多升级,但厂商指导价已经来到了10.98万元,和元PLUS相差无几。


至于不可开启全景天窗、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单色车内环境氛围灯、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等配置,那都是顶配车型才有,让许多潜在消费者很难抉择。



很显然,元UP是想以小型SUV的身材来打开细分市场,却因为包括配置不合理在内的种种原因,出现了有些叫好不叫座的意思。不过呢,元UP即使最终销量不及预期,也没有完全失败,毕竟比亚迪还有荣耀版这一大杀手锏来提高性价比呢。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