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型倒三轮,休闲跑山非铺装—ADIVA骑行体验

长久以来,大家要追求较为另类的骑行方式,要么选择以长江,乌拉尔为代表的边三轮,要么以庞巴迪为主的正三轮,或者追求运动和操控的雅马哈Niken GT,几个车型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当然价格的差距也是相当明显,而要拥有接近两轮的操控轻盈度,又要具备三轮车型的稳定性,遮风挡雨的雨棚覆盖,还要价格不要太离谱,思来想去,好像只有ADIVA的倒三轮AD1能做到较好的兼顾,值得一提的是24款AD1分为都市版26800元,标准版29800元两个配置,都市版不带遮阳雨棚,而标准版则遮阳雨棚,手动雨刮一应俱全,做到了汽车级配置,也是这台车型的魅力所在。

这次就着外拍视频的机会,全天试驾了AD1,这也是我首次试驾这款带雨棚的倒三轮,体验如何,今天我们来一试究竟。

外观层面AD1的特点非常显著,可拆卸的雨棚并非简单的拼接,而是采用了独立的锁扣设计,安全与实用并存,在挡风玻璃上设置的自动雨刮器,集成了玻璃水的喷注功能,令人影响深刻。同样值得注意的是AD1提供了侧撑脚以及大撑脚,手把部位提供前轮锁止系统以及驻车器,停车时两个手柄同时拉下,即可完成驻车,非常的简单便捷高效。

动力上AD1的引擎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金城的招牌发动机,圣甲虫200上的同款单缸水冷四冲程引擎,13.7千瓦/8250转的动力,在两轮车型上表现足够出色,加速以及极速水准都属于同级一流的水准,但要推动整备质量217kg的AD1,还是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起步感觉很肉,这也是难免的,但车子动起来后,再次大油门二次加速的感觉还可以,和那种柔和动力调校的150踏板基本一致,比如UHR150。

由于AD1的传动部分依然是草蜢200的总成,驾驶的难度不高,与踏板车相同给油就走,同时油门的响应是较为及时的,主要受制于整车的质量,加速感一般。

AD1在80km/h左右的速度骑行中车身稳定,没有发飘以及晃感,AD1的震动表现良好。在怠速状态下,整车的震动并不明显,和多数的150踏板车一致。在60-80的速度段行驶,震动总体依然很小,后视镜毫不模糊,坐垫、手把以及脚踏部位都没有明显的震感,总体的震动抑制良好偏上。在日常的使用场景中,AD1原厂转向角度并不大,进行一些窄路掉头时需要注意车身的重量,不能按小排量踏板车那样用一只脚撑地进行小半径掉头,这毕竟是一辆217公斤的摩托车。在正常的骑行时,整车的反馈还是相当的舒适,一般的路面颠簸都能很好过滤掉,这是值得称赞的地方。

制动方面AD1在每个轮组处设置对向活塞卡钳,在进行紧急制动时,制动力较为柔和,车身稳定没有甩尾,轮胎的抓地力足够,没有丝毫打滑的感觉,整体的制动信心良好,没有制动力不足的状态出现,值得注意的是AD1还配备了三通达ABS系统,即便高速紧急刹车也能确保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其四连杆双A机械前悬架设计,加之后双簧式避震器,对非铺装路由很强的适应性,整体上还是舒适化的避震调校。以时速40左右,通过碎石和小坑洼的非铺装路面,前后避震器能很好的将坑洼的路面不平整过滤掉,手把坐垫脚踏都没有明显的颠簸感,比一般的150踏板的颠簸感还要小。

为了验证AD1的通过性能,我们还是老样子来一场上山的土坡路,AD1的通过性能表现一般,在通过大一点的沟壑时,后轮的引擎部分出现拖底,需要时刻注意路面的坑洼状况。AD1的水冷器是正置式的,骑行时可以得到迎面气流加强散热,一般公路上的中高速骑行不用担心水温过高;同时AD1采用的是深纹胎,跑这种软质土路、草地,轮胎抓地力是足够的,不用担心打滑。

弯道表现方面,AD1自身217kg的整备质量加之双A机械前悬架设计的双轮,在弯中的稳定性表现良好,但在出弯时加速感就一般了,以及连续弯道时倾倒响应也是一般,对于我们熟悉两轮驾驶的车友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只要不需要连续翻身的急弯,AD1还是能很轻松压弯的,同时值得称赞是良好的轮胎抓地,以及车身较高的极限倾角。还是那句话,AD1也很适合休闲佛系跑山,弯道极限和减震支撑性、稳定性都是足够用的。

经过一天的短暂试驾体验下来,AD1超大的后储物箱,可以放下一顶露营帐篷、地垫、餐盒、两把折叠椅,这样户外野餐就可以玩起来,摩旅的话也可以带很多东西;它还可以休闲式跑山压弯,弯道极限还挺高;一般的非铺装路也能较舒适的通过,10厘米以下的马路牙子能直接骑过去;日常通勤代步讲究的是舒适和带雨棚,可以遮阳或挡雨,接娃上下学,可以不穿雨衣(中大雨除外),这也是AD1非常实用的地方,基本可以说全场景实用。

在动辄四五万元的大排三轮车型中,AD1主要优势还是以26800起的适中价格,三通道ABS、全场景都适用的实用性,是目前不多的国产倒三轮中的首先代表。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