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A INSIGHT | 飞行汽车趋势观察:风口上的车,也能飞起来?

Flying car observations


——汽车行业越来越卷了。

——是的,正如施主所见,每个主流细分市场都拥挤得厉害。

——卷累了,卷不动了,怎么办?

——两种办法:“外卷”和“向上”。顾名思义,外卷就是把车卖到……

——哦哦明白了,外卷就是把车卖到另一个行业去,向上就是让车飞起来!我悟了,谢谢大师!

——???


这自然只是个玩笑,但正如各位所见,低空经济已逐渐成为热点,很多汽车品牌也都开始关注并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小鹏汇天已经先行一步,推出了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和分体式“陆地航母”;广汽的飞行汽车GOVE在南沙的广汽科技馆完成了全球首飞;吉利、大众、丰田等等巨头,也对飞行汽车重磅投资。


外卷·向上

Competition in the sky


小鹏汇天旅航者X2(图/小鹏汇天)


广汽GOVE飞行汽车(图/新出行)


各方纷纷入局这盘“飞行棋”,原因何在?


其实还是和上面的玩笑有点关系。


其一,“拥挤得厉害”。由于汽车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甚至节假日的高速道路)都深陷堵车泥潭。想拓宽道路?对不起,地面的居民区和公共设施没法压缩,新建的商圈楼盘还急着要空间呢。于是,如果能让车飞起来,脱离地面限制而进入低空领域,至少短时间内,地面道路可以松快很多。更不必提飞行汽车可以不用绕过山河阻碍,更接近直线飞行——根据广汽研究院的数据,利用飞行汽车出行,从广州广汽中心到深圳华为总部,用时从接近乘车的2小时缩短至30多分钟;从广州珠江新城CBD到广州白云机场,用时从乘车的40分钟缩短至8分钟。


一览众楼小(图/有驾)


其二,“外卷”,换一条赛道去打,夺取蓝海。目前中国汽车主流的“外卷”方向自然是出海,把具备电动化、智能化和性价比优势的新车卖到国外市场。但这条路走的人多了,也已经拥挤起来,而且必须有强大的财力支撑。如果能通过飞行汽车开辟一条新赛道并且抢占先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飞行汽车市场,目前还算是蓝海(图/小鹏汇天官网)


其三,“向上”。当然这不仅是指“向上飞行”,更是指进入更高级别的市场,提升溢价能力。飞行汽车因其先进的技术、高昂的成本和高端的用户群体,自然具备了高附加值的优势,这或许能让车企们在“狂卷性价比”的传统汽车市场之外,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不同于15~25万的家用车市场,在飞行汽车上烧点钱还是可能获得高回报的(图/百度)


话说回来,能飞上天的汽车,该长成什么样子呢?从造型设计的角度,ICONA又如何看飞行汽车呢?


如虎添翼

Double benefit

就像分析电动汽车的造型特征一样,谈新物种的造型,首先要看看它基础的工程布置特性。电动车因厚重的电池组和小巧的电动机而呈现出不同的造型比例,飞行汽车显然就更加独特了——它有“翅膀”


这也是飞行汽车最易于辨认的特征(图/小鹏汇天官网)


关于飞行汽车,很直观的想象就是“汽车+机翼”,就像保时捷与波音合作的概念飞行汽车——


这实在是太像一架飞机了,在地面道路行驶恐怕也是“路霸”级存在(图/ofweek)


事实上,自从人类在1917年首次创造出“飞行汽车”这个物种,很长时间内它都呈现出“汽车背着大翅膀”的形态


格伦·寇蒂斯在1917 年发明的 Autoplane,实际上并未完成过飞行,但已令人浮想联翩(图/百


但这种形态极其古怪、割裂,飞行汽车的发展也在后续的几十年时间内陷于停滞。


真·汽车背着飞机(图/百家号)


当然,这种停滞的核心原因还是在实用层面——能大批量推广的飞行汽车不可能是真正的飞机。与飞机的显著区别,是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汽车”属性,能在地面行驶,也能“尽量便捷”地起飞。城市里没有那么方便的跑道可以助跑,几十年内一直如此,将来几十年恐怕也不会改变。因此对真正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飞行汽车而言,垂直起降是绕不开的刚需(除非你只想在地面上开到机场,而后起飞……那为什么不坐飞机呢?)。


世界第一辆垂直起降的民用飞行汽车M400(图/百家号@快上车Go)


当然,直升机也能做到垂直起降,但大尺寸旋翼、噪音、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让飞行汽车不能直接照搬直升机。飞行汽车在近年的爆发,还是得益于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DEP),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多个旋翼动态控制,噪音更小,也更安全保险,适合大批量推广——有趣吗?我们似乎又聊回了汽车电动化的话题。


多旋翼垂直起降,逐渐成为飞行汽车的主流(图/小鹏汇天官网)


旋翼数量可多可少,其支撑机构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折叠式,这些都为工程方案的创新和造型自由度提供了方便:固定式悬臂可以与车身自然融合,使用更加有机流线的语言;折叠式悬臂则通常更接近工业产品,机械感十足,以适应灵活的模块化架构


Terrafugia TF-X(图/搜狐)


阿斯顿·马丁Volante Vision概念飞行汽车(图/3DMAGME)



如何落地?

How to land

除了飞翼,另一个重要的部分,便是“行走机构”。相比前者,这才是决定了飞行汽车大致比例的关键所在——因为它直接对应着飞行汽车的“一体式”和“分体式”两大派别,二者的工程布置和造型语言都是云泥之别。


两种布置方式,两套造型语言(图/小鹏汇天官网)


与地面驾驶不同,飞行汽车需要将重达数吨的车辆和乘员抬升到空中再向前运动,任何一点动力都不能浪费。所以,飞行器既要降低空气阻力,又要尽量轻便。但另一方面,增加的旋翼机构又需要更强大的底盘、轮胎机构来承载……于是,最简单的方案就是“你飞你的,我开我的”——也就是“分体式”方案


飞得再高也要回地面充电——飞行汽车是这样,人也是(图/汽车之家)


将地面行驶部分与飞行部分自由拼接,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互相解放,让稳健沉重的行走机构作为“母舰”,收纳与放飞小巧的载人飞行器。再把思维拓展一些,如果是不载人的飞行器,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在车里玩微型无人机,是不是?


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图/小鹏汇天官网)


其优势是分离,劣势也是分离。提到飞行汽车,我们一般的想象都是“想跑就跑,想飞就飞”,但分体式飞行汽车可能没那么自如:一部分乘员飞走了,车里还得留一个开车的?这听起来不太合理。除非……车辆自己开?


智能化让一切都变得更加自由(图/汽车之家)


这样看起来,中国智驾第一梯队的小鹏做飞行汽车,是不是就更合理了?同样,广汽的量产车智驾表现可圈可点,其智能行走底盘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可信度。


当然,出于对自由感的向往,人类永远会对一体式飞行汽车怀有期待。目前的一体式飞行汽车也并不少见,只是多少都有点像飞机,有些甚至没有车轮,只通过起落架实现与地面的接触,这难免与飞行汽车的初衷略有距离,更像是“小型飞行器”了。


与汽车的关系……不是很容易辨认(图/36kr)


目前的行业内,似乎只有小鹏汇天的一体式飞行汽车符合我们“能跑能飞”的梦想,既具备动感流线而又科技感十足的跑车外观,又头顶旋翼,可以一飞冲天,但它的量产可能尚需时日,我们也只能在等待量产的同时,继续期待更多的竞争者。


小鹏汇天一体式飞行车(图/小鹏汇天官网)



云端起居室

Cloud lounge

内饰设计,同样要从“分体式”和“一体式”说起。


早期的飞行汽车更类似飞机,更多作为极限挑战者和科技极客的“大玩具”而存在。所以其座舱像是直升机与传统汽车的融合体,以驾驶(包括地面和空中)为主,操作复杂务求精准安全,没什么舒适性可言。


密密麻麻,不太美观,可能也不太好用(图/cnbeta)


对于分体式飞行汽车而言,由于其“短途机动+观光”的属性,内部座舱的空间仍会较为紧凑(载客数一半不超过4人,多数不超过2人),用户坐姿可能也比较固定。但在强大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下,它们仍有望实现“小而美”的智能飞行座舱体验——乘客不必控制飞行器,可以在其中沉浸观光、享受影音娱乐,或是睡上一觉。因此,现在地面上“卷”起来的大屏幕、VR眼镜、3D投影和零重力座椅,恐怕也会很快上天;除此之外,透明的地板可能会用于“向下看风景”,正如那些网红玻璃栈道。


驾驶要简单,观光要痛快(图/公众号@通航圈)


一体式汽车就具备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它在使用体验上可能与地面汽车更相似,又因为强大的举升力而可承载更大的座舱。如果它能像全尺寸SUV一样容纳三排座等量的空间,那用户的活动就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云端起居室”或许将不再是幻想,这样的内饰或许就不再遵循飞行器的工业风,而是更家居、更人性化


当飞行汽车有了更大的空间,“空中客车”也许不再是飞机的专利(图/网易)


未来的汽车,会是地空两栖,甚至海陆空三栖吗?从单车能力上不难实现,但批量化落地仍有许多未解之题,如交通秩序、成本优化,以及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所以,“开车飞行”的时代已经来到,但“每个人开车飞行”则尚需时日。对设计者来说,还有时间来思考和想象,不过不少竞争者的思维已抢先起飞,无论从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设计手段工具等层面上,前瞻者必须快马加鞭——甚至“加翼”,迎接一个属于天空的时代。


诞生至今,ICONA已深度参与数百个整车造型开发项目,与全球超过100家汽车品牌合作,共同打造出多款畅销量产车型和其他创新作品,不管是微型通勤车还是超级跑车,不管是无人物流车还是充电站空间,都是非凡创意成功落地的典范。当然何止“落地”,“让创意飞起来、让车也飞起来”同样是ICONA设计师热爱和擅长的。或许不远的将来,你抬起头,就会看到ICONA的作品翱翔在长空。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