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不要买30万以上的电动车!

我跟很多人说过,买电车的预算,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30万。

理由很简单,20多万可以提供选择的电车太多了,绝大多数出色的电动车,在不过度加码溢价能力的情况下,不到30万的预算就可以拿下。

市场销量比较大的中高端电动化产品,落地价都距离30万还有段距离。

Model Y、ZEEKR 001、 理想L6、AITO M7,这些车型的落地价基本上都到不了30万,20万、10万以内的电车销量更是巨大。

之所以劝诫很多人,不要买30万以上的电动化产品,原因主要是两个:

1、30万以内的产品已经足够强,可以满足很多人的用车需求。

比如说销量最大的几款电动化产品,无论是电动化、科技化、自动化,表现力都不弱,比如说AITO M7,是一个典型的木桶型选手,没有短板,适合很多小资家庭。

30万以上的车型表现出来的是“溢出式”的竞争力,其实在更多情况下是用不到的。

2、目前的产业结构非常混乱,高价值产品随时都有定价崩塌的可能。

20多万的产品基本上崩塌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崩塌,整体价值的回调空间也不大,但动辄30多万、40多万乃至50万的产品,未来产品崩塌的空间非常大,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压力。

之前35万买的宝马i3,现在新车18万多落地,二手车只值13万多,哪一个车主受得了?

电动化产品的选择,要牢记一个原则:预算内选择最好的产品。

基于这一个原则,20多万的电车,其实已经非常强势,比如说领克08,已经在20万级市场中做好了安全、智能座舱、经济性,可以平替掉之前的合资燃油产品。

25万级霸主,目前这个市场依然属于Model Y,是空间、可靠、安全、智能的完美结合体,想要追求更好的座舱舒适度,ZEEKR 001大改款之后,产品力非常均衡。

理想L6上市之后的订单持续走高,其实透露出来了一个核心的观点。

过去理想的很多SUV,都存在一个明显溢价过高的问题,无论是L7、L8还是L9,动辄超过35万的落地价,不仅劝退了很多用户群体,同时随着保值率的崩塌,越来越多人都清晰的了解到,电动车这个新鲜的产物,在平衡残值和新鲜程度上还没有做好。

30多万的预算在过去已经可以买到BBA的主流车型了,价格并不低。

如果你只是用来日常代步,那么需要尽量压缩购车预算,保证安全、舒适即可, 十几万的电动车足够满足你的大部分用车需求。

如果追求一定的科技座舱、智能化,特斯拉FSD、华为ADS系统都已经在推动产业快速前行,我们之前分析过,10万级产品拼的是电动化、20万级产品拼的是智能化座舱、30万级产品拼的则是自动驾驶能力。

随着成本的降低、技术的大批量覆盖,其实购车预算进一步得到了降低,也就是说,25万-30万的产品具备足够的电动、智能、自动三项优势。

所以回归到一个主题,买车的预算不要太高,因为没必要。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