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极越汽车的倒闭,是资本的抛弃,还是新势力的集体困局?
当极越汽车“原地解散”的消息传出时,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一个由百度和吉利联手打造的“超级实验”,为何在三年内轰然倒下?人们将其失败归咎于产品销量、资金链断裂,甚至百度和吉利的“冷漠”,但真相可能更刺痛人心——极越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业项目,而是一场资本主导的“伪生态”实验,它的存在更像是一个为了讲故事而生的泡沫。
1. 从“生态神话”到“伪生态”的崩塌
极越汽车最初被赋予了一个耀眼的“生态神话”:百度的AI技术与吉利的整车制造能力深度结合,打造一款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这个故事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热潮中显得格外诱人。然而,事实证明,这种“生态整合”并没有真正落地。
•技术形同虚设:百度的AI技术看似前沿,但在极越的首款产品极越01中,仅仅表现为“纯视觉自动驾驶”这一概念化卖点。缺乏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系统因技术不成熟频遭质疑,消费者不仅不买账,反而对百度的技术承诺产生了怀疑。
•吉利的疏离态度:尽管吉利提供了生产支持,但作为一家已经拥有“极氪”等成熟品牌的车企,吉利对极越的兴趣似乎更像是一次战略试探,而非长期投入。当极越表现不佳时,吉利迅速抽身,避免深陷危机。
从一开始,极越的“生态整合”就没有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百度和吉利像是两位试验室的研究员,只是共同推了一场概念验证,而不是共创一个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型。
2.极越的死因:一个“为了PPT而活”的伪企业
极越汽车的商业模式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是为了资本市场的PPT故事而设计的。从成立之初,极越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术概念的包装和资本的获取上,而不是在产品和用户需求上做足功课。
•无视消费者的伪创新:极越01抛弃了车门把手、采用屏幕换挡、按键转向灯等“炫技设计”,完全忽略了用户实际使用体验。一个“汽车机器人”的定位虽能吸引眼球,但毫无具体落地的意义。消费者需要的是耐用、好开的智能汽车,而不是一堆“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噱头。
•资本驱动的伪增长:极越的融资能力远胜其产品能力,前期通过百度和吉利的品牌光环快速拿到3亿美元启动资金和4亿美元A轮融资。但这种模式没有转化为销量增长。数据显示,极越01的月销量不足比亚迪汉系列的1/10。
极越的死因并非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而是它从未真正走向市场。它的存在是为了资本“讲一个科技与制造结合的故事”,但当资本对故事失去兴趣时,极越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3. 百度和吉利:“责任人”还是“实验者”?
当极越危机爆发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将责任归咎于其两大股东百度和吉利。但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两家公司从未真正将极越当作一个核心项目,而更像是一个探索性的“附属实验”。
•百度的“两手准备”:百度的核心业务始终是AI技术和自动驾驶生态,而非整车制造。当极越01失败后,百度迅速将自动驾驶技术的资源转向Apollo和其他生态项目,极越不过是百度验证技术商业化路径的一块试验田。
•吉利的“战略试探”:作为传统车企,吉利在推出极氪品牌后已经具备一定市场话语权。极越的角色更像是吉利拓展智能汽车领域的一次试探。当市场表现不佳时,吉利并没有深度介入解决,而是果断切断资源。
两大股东的态度无疑加速了极越的崩塌。但更值得反思的是,这种“试验心态”是否根本上决定了极越从一开始就没有坚实的地基。
4.极越事件的警示:停止“伪生态实验”,回归市场价值
极越的失败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一记重拳,但更深刻的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伪生态、伪创新和伪商业模式已不再具有生存土壤。在新能源车市场进入深度洗牌期后,真正决定车企命运的,不再是资本讲故事的能力,而是产品是否能创造市场价值。
•消费者需要什么:极越的失败说明,“炫技”式创新并不能换来市场认可。消费者关心的是续航、可靠性、使用便利性,而不是一堆看似酷炫但完全不实用的设计。
•资本更理性了: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智能”概念的热捧掩盖了行业许多潜在问题。但随着市场成熟,资本的耐心越来越少,无法创造实际价值的企业将迅速被淘汰。
•生态不是叠加,而是融合:极越试图将百度的技术与吉利的制造叠加,但这种“1+1”的合作模式注定失败。真正成功的生态,应该像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或特斯拉的生态闭环那样,实现全链条的深度融合。
5. 未来行业的出路:拒绝泡沫,深耕价值
极越的倒下,预示着新能源车市场的下半场竞争将更为残酷。接下来的几年内,市场将进一步集中化,只有真正能够创造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存活。
成功的车企不会只靠概念生存,而是要回归到用户的实际需求。从比亚迪的多元化产品线到理想汽车精准的家庭市场定位,这些案例都证明,脚踏实地的市场策略比天马行空的“伪生态”故事更有生命力。
伪生态的破灭与行业的进化
极越汽车的崩塌并不是偶然,而是“伪生态实验”走向破产的必然结果。它的失败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淘汰赛中,只有那些真正能为消费者带来价值、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互动话题:你认为未来新能源车行业还会有哪些“伪生态企业”倒下?哪些车企能在这场淘汰赛中胜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