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哪吒、极越的接连“爆雷”,一个颇值得大家关注的话题逐渐浮出水面:在价格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情况下,明年,那些本就没有太雄厚“家底”的新势力会不会出现一波“破产潮”?届时,对它们最好的出路,会不会就是被更大的汽车集团兼并、重组、收购呢?该问题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明显。
越辟谣越打脸,这两年我们发现一些车企濒临危机的消息,基本都不是空穴来风、危言耸听,很多最后都被验证是真实的。近日因“公司原地解散”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极越汽车,就不必多说了。即便是南宁国资委宣布入局拯救并更换CEO的哪吒汽车,后续究竟能不能扭转当前一落千丈的局势,目前也不好说。
我们都知道,哪吒自从10月以来,已连续两个月没有公布月度销量了,而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其销量下滑幅度有点拿不出手。根据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10月份哪吒国内零售销量为6002辆,同比下滑40.32%,几乎“腰斩”,即便是其大肆宣传的出口销量,当月也仅为1206辆,非常一般。
如果说哪吒10月的销量还只是同比下滑多,从绝对销量上来看还算过得去,那么其11月的销量则完全可称得上惨不忍睹。根据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11月哪吒汽车国内零售销量仅为1500辆,而其此前颇以为荣的出口销量也仅为301辆,这样的销量表现,即便不说出其11月的同比、环比下滑幅度,一个行外人也可一眼看出这究竟是卖得好还是卖得差。
11月,哪吒零售销量同比下滑85.10%,环比下滑75.00%。从月交付量情况来看,哪吒的销量已经跌至近两年来的新低,近两年销量最低的月份为2023年12月的2133辆,要知道就在2022年,其还是新势力销冠呢。
哪吒、极越的“闪崩”,也许意味着新势力的生存已经来到了某个分水岭,到了明年,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势力们会因为资金问题快速倒下,而背后的原因则是复杂且多方面的,下面我们将从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主机厂及政策等多方面来对此给出相应说明。
首先,是消费者方面。相信近日极越CEO夏一平因公司原地解散遭到内部大量员工围堵的事,大家都有所耳闻。那些员工在言辞上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激烈,主要是因为这事发生得太突然——可能有些员工上有老、下有小,刚刚买了房和车,还等着每月还贷款呢,可突然某天,他们却发现社保、公积金断了,而且也没有了主要的收入来源。此时,不管是谁遇到公司突然倒闭且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恐怕都很难不情绪激动乃至崩溃吧!
员工的心态如此,对于想要买车的潜在用户,其心态同样是如此。极越、哪吒的连续“爆雷”在消费者心中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今后即便要买车,也不要买新势力的车,首先就是不考虑月销量太低的新势力品牌,其次就是不考虑月销量突然出现明显且大幅下滑的新势力品牌。
知道消费者这么想的后果是什么吗?毫无疑问就是马太效应。也就是,新订单会加速往几家头部车企聚集,剩下的小车企尤其是新势力会越来越拿不到订单。换言之,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进一步加速国内市场寡头效应的形成。
其次,是供应商方面。我们都知道,主机厂销量规模越大,在面对供应商时就越有话语权,毕竟巨大的订单规模,可以摊薄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这也是为何前段时间某家车企传出要求供应商年降10%的重要原因,根据某供应商内部人士的说法,每年重新谈价是惯例,但一般年降幅度大约在5%,像这样一下子要求降10%的,很多供应商的确承受不住。
在主机厂销量规模越大,其面对供应商就越有话语权的情况下,那些销量规模小的车企尤其是新势力就会很被动。某媒体同行曾对我们讲过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此前有两家车企,A车企每年销量大概20万辆,B车企每年销量大概200万辆,某天,销量规模更大的B车企对它们共同的几家供应商说,今后若还想接我们的单,你们就不要给A车企供货了,具体该怎么做,你们自己决定吧,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供应商没办法,只得给A车企断供,就这样,销量规模更小的A车企后来活活被“饿死”了。
第三,就是经销商方面。在讲这点前,我们不妨先讲个“小故事”:近日,北京、郑州分别有一家4S店在没有与厂家沟通的情况下,将自己店内的标志由传统豪华的奥迪改成了国产的新势力豪华问界、理想的标志,说得更直白点,这两家4S店在没有获得奥迪方面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决定以后不卖奥迪改卖问界、理想,而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问界、理想的销量更大、返还佣金更多因而利润更高。
由此可以看出,其实在商业世界,大多数时候都是利益驱动的,而所谓的忠诚、感情等都是非常不值钱的,而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家出来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也就是说,对于经销商而言,销量规模越大的车企品牌,对其就越是具有诱惑力,也更有利于其生存乃至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这种局势下,不仅是销量规模更小的国产新势力将在渠道方面遭遇困境,即便是国外的传统豪华品牌,明年也可能会因面对渠道收缩最后退去市场的风险。
第四,就是主机厂方面。相信前段时间某主机厂要求供应商明年降价10%的消息,大家都多少有所听闻,虽然后来该主机厂甚至央视都出来对此进行了澄清,但不管这一消息内幕怎样,其都传递出了一个信号:明年车市的价格战不但不会停止,且力度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要求供应商降价这么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给主机厂在市场端的大幅降价腾出空间。俗话说,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上,大幅降价虽然未必有利于行业和消费者,但对车企销量的提振,绝对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换言之,越是能让供应商大幅降价的车企,其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就会越有竞争力,从而其销量就会越高,而销量规模大的好处,我们在上文已经说得足够多了。实际上,车市发展到今天早就不再是快鱼吃慢鱼了,而是变成了大鱼吃小鱼,说得更直接点,那些大车企完全可以凭借规模生吞小车企。
最后,就是政策方面。就在昨天,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其中,重点提到了如下这项内容:“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为什么要提这点呢?主要是因为上面看到了某些行业比如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上,也就是我们的市场已经开始由只追求数量的几十家车企并存迈入到更加追求质量的仅剩几家大车企的阶段了。此时,如果任由小车企倒闭,则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如果鼓励大车企尤其是央企或国企出来兼并重组,则可大大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政策的提出,实际上预示着明年将会有更多新势力活不下去。
其实,早在年初高合传出停产危机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曾在其微博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关于产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如今在高合能否复活显得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哪吒、极越又连续“爆雷”,下一家又会是谁呢?
在可能会活不下去的名单中,即便是蔚来、小鹏,恐怕都很难幸免上榜。近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最迟将在2026年实现盈利,“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言外之意是,若蔚来那时还没实现盈利,那下一步等待它的可能就是倒闭了。
而面对生存困境,届时这些新势力们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被更大的车企集团兼并、重组或收购了;企业内部多个子品牌的发展趋势,也很可能会根据表现情况,像吉利一样进行内部整合。
根据经济形势不同,企业、品牌们的生存原理无非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我们也大胆预测:汽车行业明年或很快,将又会迎来一轮“合并潮”,而由此带来的多米诺效应,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