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油箱的电车,不是好电车?

在“金九银十”的余温下,在广州车展的推动下,在补贴政策和车企促销活动的刺激下,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使得11月车市创造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当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42.4万辆,同比增长16.6%,环比增长7.2%;前11月累计销量2025.8万辆,同比增长4.7%。


其中,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势头更加明显。11月新能源车销量为127.0万辆,同比增长50.7%。目前,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已连续5个月超过50%,11月达到了52.3%。


然而,如果在新能源车中细分下去,插电混动车型11月销量达到38.9万辆,同比增长92.3%,增幅最大;‌纯电动车‌11月销量为84.9万辆,同比增长49%‌;‌增程式‌11月销量为23.9万辆,同比增长49%——这些数据似乎在诉说,插电混动是新能源市场最受欢迎的技术路线。



同时,当翻开‌国内乘用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排行榜,也可以看出,包括问界M7/M9、理想L7/L6等车型占据榜单前四,纯电车型上只有 小米SU7和极氪001排在榜单前十,其余大部分都是增程车,这一份榜单则似乎在说增程式才是当前新能源市场的最优解。


因此,当把市场增长势头和销量基数联系起来看,走纯电技术路线的电动车似乎都不过插混和增程式这些“背着油箱跑”的电动车。


其实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很多人对“背着油箱跑”的电动车嗤之以鼻,表示它们不是真正的电动车。然而,终端销量却反映出消费者最朴素最真实的消费需求,比起纯电车型,他们更愿意购买“背着油箱跑”的插混车和增程车,后者更符合他们的用车需求。


销量为技术路线辩经


近年来,国内插电混动技术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等车企都推出了各自的混动技术,同时在技术加持下的车型,不断蚕食着合资车企的各自的细分市场,从A级车到B级车再到C级车,从轿车到SUV再到MPV。莫不如此。


因此,也有不少人将自主插混技术普遍落地的2022年视为“插混元年”。


在这一年里,新势力车企还在为纯电车的未来描绘宏伟蓝图,合资品牌按部就班地推进电动化战略,而插混市场却以蓬勃发展之姿给市场带来活力。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插混市场累计销量高达151.8万辆,较前年猛增了1.5倍。



而后,插混车型的增长势头愈发明显,并在2023年直逼300万辆年销大关,实际销售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这一增长态势,不仅印证了插混车型的市场认可度,更为新能源车市场阶段性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在插电混动领域提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他们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尤其是在插混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情况下,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国内车企相继推出了新一代的插电混动技术,其续航里程和油耗性能均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中,吉利推出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平台,在满油满电状态下的最高续航里程有望突破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可能低至2升,这一数据无疑让「插混车续航超2000公里」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同样具备出色的油耗和续航性能。


在技术的加持下,很多车企推出的插混车型都能够在市场上大杀四方。


以比亚迪为例,其旗下车型凭借DM-i超级混动系统完成了对大部分细分市场的收割,以比亚迪秦PLUS DM-i、宋Pro DM-i、汉DM-i等为代表的王朝系列,和以驱逐舰05、护卫舰07和海狮05 DM-i等为代表的海洋网车型,不断抢夺着各大细分市场的销量。



在众多DM-i车型的助力下,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302.4万辆,同比增长62%。而在这一年里,国内插混的总销量为280万辆,比亚迪则达到了143.8万辆,直接占据了55%的份额。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各大品牌在近几年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离不开插混技术的支持。而它们的成功,也让插混市场从几年前市占率低、不被消费者和市场看好的“过渡品”,转变为被消费者认可的主流技术路线,甚至被视为新能源技术路线发展的阶段性方向。


如果说主流消费市场是插混车的天下,那么越是往高端走,消费者越是偏爱增程式。


比如在30万元以上的中大型SUV市场,理想和问界已经成了该市场的双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是因为理想L6和问界M7长期占据着这一市场的销量前两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们的系列车型竞争力十足,像理想L6/L7L8这些车型甚至都出现在榜单前10。


销量不会骗人,卖得好的中大型SUV都是背着油箱的插混(包括增程)车。尤其是价格区间冲破30万元以后,价格越高纯电车尤其是纯电SUV越难卖。基于此,不断有业内人士感慨“难道现阶段做30万元以上的纯电SUV,真就是死路一条?”



整体上,基于插混车在主流市场受欢迎程度和拥有新能源市场最大的增幅,以及增程式对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的固守,导致国内前1月乘用车新势力车型销量排行榜中鲜有纯电车型......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纯电、插混和增程式正在走向三分天下的局面。


而有了销量支撑,插混和增程式再也不需要自证技术路线有多么高级。


从被质疑到被肯定,插混和增程式的这几年,不禁想起了210年前,拿破仑率领厄尔巴岛反攻巴黎时,一家报社的编辑在短短几天里,对拿破仑的称呼就变了6次--怪物科西嘉在儒昂港登陆;吃人魔王向格拉斯前进;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拿破仑占领里昂;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你若强大,自有大儒为你辩经。


未来谁说得算


有了销量为技术路线辩经,市场上关于谁是新能源技术路线最优解的讨论也少了很多。说白了插混和增程式被接受的原因主要是其节能减排、经济性、长续航和补能优势。


这就涉及到消费终端的需求上。‌


因为在新能源车爆发的这几年,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上。其中,前者是因为续航里程不足导致出行半径过短,后者则是因为充电柱数量不够、充电时间过长......


这些问题在节假日、双休日上会更加突出,使得消费者虽然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不断增加,但在选购纯电车型时依然有不小的顾虑。哪怕是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完善,这些顾虑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就拿续航里程来说,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纯电车型续航里程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可以达到800公里,但它们中的很多数据都是官方在实验室中测量得出的,存在官标续航和实际续航,同时续航也会因为温度、用车场景的影响而大幅度降低。


尤其是温度对续航的影响。在北方地区,电动车的续航下降非常明显。相关实验表明,当室外气温达到了零下6摄氏度时,绝大部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平均下降了40%,这显然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冬天越往北走,纯电车的“能见度”越低。


相比之下,现在的插混车普遍采用“小电池大油箱”的组合,虽然当车辆要频繁地用混动模式,在节油减排方面起不到太大效果,但里程焦虑和补能焦虑却着实缓解了很多。而增程汽则是通过发动机和发电机的配合来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加之插混车(含增程式)在早期还可得到了限行、限购城市的政策优待,例如不限行、不收购置税,和补贴等......在产品层面和政策层面的主导下,插混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中,被诟病技术不先进的增程式,也被理想、问界们发扬光大。



一边是增程混动系统没有里程焦虑,解放了行驶半径;一边是搭载的大电池,城市出行跟纯电车基本上没有区别。这种比油车省,又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刚好击中了咱们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同时,再配上有面子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突出一个将家用进行到底。


在需求的拖底下,去年插混车和增程车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65.8%和174%,而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仅为24.4%‌。这种趋势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解决续航和补能问题的车型,而不仅仅是追求零排放的纯电车。


不过,正如内燃机的热效率已经快被压榨到极限了一样,考虑到重量等因素,插混车的电池容量也不可能一直增加。因此,很多车型能够撑起超过2000公里续航的是,在三电技术升级的同时加大油箱的容积--当技术达到极限,谁的油箱越大,谁就能跑得更远。


而想要真的改变这个局面,需要等到固态电池量产和搭载。在后者完全到来之前,带油箱的电动车,竞争力还是要更强一些。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