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要到了,从中国北京和上海飞往德国的机票又紧张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德国人也是人,会眼红也会想家。只是圣诞节的狂欢安逸过后,大众安徽的金标,能不能亮一次。"
沸沸扬扬的“极越暴雷”似乎又有“翻转”的迹象,有风向说,既不怪百度也不怨吉利,是夏一平自导自演的“挟员工、用户以令股东”的闹剧。事情的真相或许并不重要,这波流量盛宴确实被瓜分的很开心。
而站在用户立场上,聪明人开始提出建议:新势力不靠谱,要买还得买传统大厂。谁是传统大厂?丰田大众啊。说正确的话总比做正确的事儿容易。传统大厂在电动智能化这条路上到底靠不靠谱暂且先不讨论,就拿现在动辄被车评人们随口提起的大众而言,靠不靠谱其实得看是“哪个大众”。
1
“It's dark outside. Time to go home”
外面很黑,该回家了
一笔能写出几个大众?在中国市场,这道算术题确实不好做。上周的上汽大众40周年,其实也是德国大众在华合资的四十年。人们耳熟能详的,有1984年合资的上汽大众,还有披着大众马甲的斯柯达;还有1991年成立的一汽-大众,以及从神车捷达演变而来的庶出品牌捷达。当然,南北分开的两家奥迪,虽然打的欢,也总算是名副其实的亲兄弟吧。
说这些“大众们”靠谱,倒也没啥意见,但要说大众在华第三家合资公司:大众安徽,那用词就得“极度”谨慎了。是的,就像对待“集度”一样谨慎。为啥谨慎?因为不细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公司已经成立7年,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旗下唯一一款ID.与众销量仅仅373辆,其中7月分175辆、8月份77辆、9月份121辆。
听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可是一家成立7年的合资车企,还头顶“大众”的金字招牌。手捧金饭碗,这样的销量更像是在要饭吃。如果“靠谱”这两个字形容大众安徽,是不是要“极度”谨慎了。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事出反常必有妖。江淮大众现在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金标大众。官方说法是,大众第一次将“金色的车标”给到了在华第三家合资车企。但“金”这个字,应该有更多的含义。
都说外企的待遇好,安徽大众应该是最接近“原汁原味外企待遇”的合资公司了。关于待遇,网上流传的段子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
一个是说大众安徽的园区内,“每10步就有一个德国人”,在这里,“每天不用打卡”,并且公司“给每个员工配备了升降桌、人体工学椅。”讲述这个段子的大众安徽的员工说,“扫了眼品牌,至少一万多”。此外,公司还发专门配发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及时入职不久。以至于,在他“(入职)一年多来,只见过5个人离职。”
还有一个段子是说,“大众安徽的员工有大把可支配的私人时间”,不仅“入职就有15天年假”,甚至“工作日下午6点之后要工作,得提加班申请”。更极端的例子是,“在晚上8点加班写邮件,上级会告诉他It's dark outside. Time to go home。” 英文不好的笔者百度翻译了一下,大意是“外面很黑,该回家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包括虽然“办公室里每台电脑除了输入法是中文,其余都是英文”,但也并不是每个人的英语水平都很高,所以大众安徽非常“贴心”的“为每位员工预留了1.5万元/年的培训费。”此外,生产线上的德国人“非常不喜欢别人催”,遇到些小问题,小故障,“两手一摊,设备坏了”,更形象的形容是“坐下抽烟去了”。
2
“原汁原版德味Volkswagen标识”
人民的汽车 大众的消金窟
大众安徽的打造确实是一个“消金窟”。对德国大众而言,当原汁原味的狼堡工程师们还在争论“电动车究竟有没有意义,取决于发电厂的电是不是化石燃料发出”时,这场内部的电动化、智能化革命就开始举步维艰了。以至于从2017年开始强推电动化的大众前CEO迪斯,经历了2020年“令人绝望”的软件门事件后,在2022年不得不黯然离场。而大众安徽就承载着狼堡新的光荣与梦想。
公开资料显示,江淮大众是2017年,由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只不过,开局并不顺利。
最初的合作大众和江淮的股比是50:50,按照“大众标准”投资改造的是江淮乘用车二厂,所生产的品牌是“思皓”,从首款车型思皓E20X开始,到2020年连续几款车型的“不加表现”,让工厂到了几乎闲置的地步。
2020年突破合资股比限制,大众继宝马之后是吃了第二口螃蟹。花费了10亿欧元,大众增持股份至75%,江淮大众摇身一变大众安徽。接下来,就是如火如荼的大干快上了。
今天工厂周围簇拥的玻璃外墙建筑十分显眼,在“原汁原版德味Volkswagen标识”的注视下,这片园区经过过了为期18个月的改造,迎来了1200台机器人。据说,有超过4万辆卡车在建设期来来往往。落成后的园区除了工厂车间、办公大楼外,还有一片巨大的研发测试场,据说“有20个标准操场”那么大。
2022年大众安徽迎来了大众集团追加的25亿元投资,这时是真正的“财大气粗”。得到这笔巨款后,大众安徽开始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将采购和研发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31日,从最初的500人团队快速扩张到了3000人的团队,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
究竟是不是流年不利呢?
2017年大众集团全球销量1070万辆,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170亿欧元,同比大幅增长16.5%。在中国市场,这位大众集团历史上最懂中国的大众中国CEO,被中国媒体亲切的成为“海爷爷”的海兹曼当时说,大众在中国区按比例分配的营业利润达47.5亿欧元,而上一财年则略低于50亿欧元。
他说:“中国市场的利润有所下滑,利润下滑与中国市场去年奥迪的表现有关——由于上汽奥迪事件,奥迪的销量增长有限,并在终端市场进行了降价促销。”
降价促销,利润有限,“海爷爷”不愧是“中国通”。2022年11月的下旬,海兹曼挥别中国。2022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营业利润是32.8 亿,2022年是 26.21 亿欧元。
2024年……
按照不久前大众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今年1-9月在中国区按比例分配的营业利润是11.8亿欧元(约91.3亿人民币),今年全年预计为16亿欧元(123.8亿人民币)。这预计比2023年的26.21亿欧元减少10亿欧元(77亿人民币)左右。这个盈利水平也将达到最近几年的新低点。
3
德国人也是人,会眼红也会想家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40年,高速发展的红利,不仅让在华销量在其全球占比中超过30%,更成为大众集团名副其实的利润奶牛。而现在,来自中国的现金支票大幅缩水了,这让面临经营质量下滑的大众雪上加霜。
在德国本土,大众汽车降本增效的具体措施是企业裁员、工厂关闭、福利削减。工人在罢工,矛盾在加剧。不久前,德国《图片报》近日曝光了大众汽车派到中国员工的高薪酬、高待遇。
这份报道中说,大众汽车外派到中国的经理,除工资和奖金外,每年福利加起来超过五万欧元,甚至全额报销员工全家人回家的机票和孩子的学费。其中国区负责人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除了超过400万欧元年薪外,还享受每年70万欧元的福利,包括月租金2万欧元的400平米公寓。
大众安徽会是世外桃源吗?显然不是。日子好过的时候,能给总部带来巨额现金支票的外派人员是英雄,额外拿多少福利都是应该的,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大家都要勒紧腰带,外派员工继续高薪高福利,这让远在德国狼堡的同事们心里不平衡了。更何况,即使在历史上,大众安徽也没有扮演过“利润英雄”的角色。
眼下的中国汽车快速进入智能电动的新赛道,合资汽车完全跟不上节奏,销量快速下滑。不久前,专程从德国赶来参加上汽大众40周年活动的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
奥博穆说,“依托中国创新力量,加速大众集团转型”。
但这需要时间。他在上汽大众做出的试验是,2030目标,推出18款新车,绝大多数是与上汽联合开发,这样才能让上汽大众在智能网联时代占据领先地位。
方脑壳的大众开窍了,上汽大众将率先进入技术合资的新模式。但大众安徽的窍真真切切还没有开。如果非要说开了一点窍,那就是作为“大众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大众安徽将重点放在了在国内知名度并不大的西雅特车型上,其主要目的正是为了出口。
只是这幅金色大众标识的金字招牌,如果这样用就真的有些高射炮打蚊子了。或者说是拱手想让了,让给了卷生卷死的中国汽车,让给了996、007熬出头的中国汽车。
圣诞节要到了,从中国北京和上海飞往德国的机票又紧张了。据说,大众每年给这些外派到中国的员工报销两次回国机票,不光是员工本人,还包括家属和孩子,每人每次的预算大概是2000欧元。
每逢佳节倍思亲。德国人也是人,会眼红也会想家。只是圣诞节的狂欢安逸过后,大众安徽的金标,能不能亮一次。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作者|祁佳博
编辑|王 磊
责编|祁佳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