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品牌是如何从一线跌落到二线,又是否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

有读者提问:

MG品牌和车辆看起来挺酷,但好像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原上汽通用五菱高管周钘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而笔者曾经对周钘调任名爵表示了积极地看法,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也让一些名爵和五菱品牌粉丝感到好奇。

不妨来讲一讲,MG品牌做过三件蠢事且遭遇过一次无下限的“营销黑手。”

  1. 干式双离合
  2. 离谱营销
  3. 前卫设计

上汽荣威和名爵实际上是一奶同胞的兄弟品牌,荣威是自主创立的品牌;而创立这个品牌的原因无非是当初收购名爵的时候没有收来罗孚汽车,所以荣威连车标的设计都有一些与罗孚汽车相似。这是一个关键点,初期是优势,在一个阶段里成为了劣势。似乎早十年的名爵汽车门店是不太讲“自主品牌”的,宣传物料基本都带有“英伦品牌”的元素;这并没有错,因为名爵汽车本就是英国汽车品牌,曾经还是主打跑车的品牌,其拥有用户规模最大的跑车俱乐部。


但是相较于大众汽车、奥迪汽车、丰田汽车、别克汽车等海外品牌,名爵(MG)品牌的知名度要低一些。所以这些品牌都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出现某种通病而不被市场否定,但是名爵汽车不可以;于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相当程度的影响了名爵和荣威两大品牌的评价,众所周知,这种变速器的品质是比较差的,以至于现在除大众汽车和奥迪汽车等极个别品牌,其他品牌的车辆都已弃用这种变速器。

而名爵和荣威是自主品牌里放弃干式双离合比较晚的,品牌口碑确实会受到长周期的影响。


离谱营销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曾经搞出过的“13元钱买名爵汽车”的活动,结果还是被确认为营销;之后又搞出“ MG6追高铁”的营销案例,作为汽车制造商是要在这种案例中体现出社会责任的,对于这种严重超速的危险驾驶行为是一定需要谴责的,可是最终却变成了营销素材。

什么话题可以聊,什么话题不能讲?

什么广告可以做,什么方法不能用?

这是最起码应当懂得的道理,而名爵汽车一度过于放飞自我,最终给竞争企业留下了太多“直接讲都不算黑”的素材。


而且前卫的设计也是影响名爵汽车销量的一大因素,以知名度最高的MG6为参考;看一看早期的MG6是何种的英伦范,再看一看后期的MG6,那简直就是英伦大帅哥和托尼小伙的差异,不忍直视。在一个阶段里的名爵汽车似乎单纯追求“酷。”可是真正的畅销车没有设计过于前卫的,往往是中庸的设计才能获得大众市场用户的认可;比如帕萨特、朗逸、宝来、君威、雅阁、凯美瑞等,只有迎合大众用户的审美才能够成为畅销品牌。


重点:

名爵汽车遭遇过一次以民族主义为武器的黑营销。

在名爵汽车开始技术转型的一个关键阶段里,自主品牌和民族品牌逐渐成为热词;在这个阶段里有包括笔者的一些分析师提出过名爵经销商端应当改一改品牌推广思路,要适时搞一些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的宣传物料,但是从店端看来似乎没有被采纳过。可是有一些善于以民族主义为武器,打着民族品牌大旗搞营销的车企恰巧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名爵汽车在这一轮营销战中彻底败下阵来,以至于销量下沉到二线标准。

不过现在又迎来了转机,物极必反,当一些所谓的民族品牌被大多数人看到其民族主义的本质之后;此类品牌的口碑很有可能极速逆转。汽车最终还是要拼车辆品质而非营销,营销推广很重要,这不能否认;但是现在的网络营销早已过度,可以说没有多少品牌的营销是不令人反感,尤其是善于搞互联网营销的品牌。


在这个阶段里如果能沉下心来搞技术、搞成本、搞设计,把产品线重新梳理一番,那么只要在恰当的时候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任何品牌都有可能实现逆转。

比如马自达能依靠EZ-6看到转机,小鹏能依靠MONA M03拉起销量,零跑汽车一个不知名品牌也能依靠产品力冲上一线;诸如理想、蔚来、鸿蒙智行之类的新势力品牌也谈不到有多强的产品力,可是也能火起来。

所以名爵汽车必定是有逆转空间的,还是先做好产品吧,浮躁的汽车产业正在沉淀,这时候不应该再把营销看得太重了。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