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岁末年初,国内各大车企争先恐后地发布年度销量,从数据增减到车企之间的座次排名,总会引来行业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年度销量榜单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家车企的经营状况、产品策略乃至技术路线是否对路,但却不能就此得出成王败寇的定论。”在汽车行业分析师白德看来,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不是百米冲刺,和经济有周期一样,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有高潮和低谷。尤其是随着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加入,汽车行业的周期性可能会更加漫长,企业管理层需要更强的战略定力。
对于正在加快提升竞争优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上汽集团来说,2024年的成绩单正好印证了上述逻辑。上汽集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整车批发销量达48.3万辆,终端交付量达50.6万辆,月销量环比实现六连涨。2024年,上汽集团累计批发销量达到401.3万辆,终端交付量达到463.9万辆。
在这张成绩单背后,是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达60%、新能源销量创历史纪录、海外终端交付量顶住压力稳步增长、产业链健康度不断提升等趋势,不仅让这家航母级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企稳回升的势头进一步增强,更显示出后劲十足的发展潜力。
作为上汽集团创新驱动的“新三驾马车”,2024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智己、 荣威飞凡、MG、大通、五菱、宝骏等)销量达到240.8万辆,在集团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60%,较202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达123.4万辆,同比增长9.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销售6.6万辆,同比增长71.2%。
在海外市场,上汽集团2024年终端交付量达108.2万辆,同比增长2.6%,在行业中继续名列前茅。在欧盟反补贴的不利影响下,上汽MG重点发力HEV细分市场,在欧洲年销量突破24万辆,实现逆势增长。
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集团选择立足销量,并进一步深化在技术、出海两大领域的积累,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
其中,对于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这条关键赛道,上汽“十年磨一剑”,在核心技术领域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累计获得26000余项有效专利,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七大技术底座 ”,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从行业领先的固态电池、数字智慧底盘,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电子架构、高阶智能驾驶,随着一项项创新技术正在加快落地,上汽集团全面赋能自主及合资品牌持续向上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提前续签合资协议,通过共同技术赋能支持上汽大众开发十余款包括纯电、插电混动在内的全新车型,积极助力合资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二次创业”,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合作迈入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共创”的全新时代。此前,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联合宣布,将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高端智能电动新车并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平台,上汽智电创新技术首次赋能欧洲百年豪华品牌。
“汽车企业发展固然需要有规模效应,但又不能以量论英雄。”白德认为,中国已连续多年蝉联全球产销量第一的汽车市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接下来要攻克的课题还有很多,尤其是在避免“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在海外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美誉度等方面,汽车企业更应该作出表率。
“对正处于转型蓄力期的企业也应该保持耐心,下蹲或许是为了更好地起跳。”他还特别提醒说,车企不能为了短期销量而重新走回低质低价、无底线内卷的老路,那样只会透支企业的未来。
“上汽集团肩负着上海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任,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仗必须打赢,没有退路。”正如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所说,2025年,上汽将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头部智驾方案、 固态电池等创新技术在上汽自主及合资品牌车型上的落地,奋力实现销量反弹、经营企稳的工作目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