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过去了,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高合的倒下、极越的倒下、大运的倒下,还有站在悬崖边缘的哪吒、近乎归零的飞凡,就连日产都迫于现金流压力,宣布与本田合并……
回到2024年的开端,没有人能想到小米SU7能从年头火到年尾,也没有人能想到 问界M9能成为中国50万元以上销量最好的汽车,更没有人能想到2023年还意气风发、被冠以“社媒之王”的李想,会因为MEGA失利而几乎退出了社交媒体……
2024年,增程毫无疑问是中国市场的新宠儿,但端到端技术却出乎意料地改变了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生态,中国市场坚持只做纯电的品牌,也仅剩下了两个……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实在太巨大、太频繁,但也会让接下来的2025年显得可预测性更强。
最近,驾仕派将陆续推出新一年度《驾仕观》,继2024年系列文章之后,我们将继续对2025年的中国车市进行预判。
具备价值的内容,往往并不在于一时的喧嚣和热烈,而在于深入独立的思考。如果您有兴趣,可以看看驾仕派在2024年1月份对2024年度的《驾仕观》系列预判。
关联阅读:
关于2024年汽车媒体的五个预判|驾仕观
关于2024年中国车市的五个预判|驾仕观
相信常识,穿越周期|驾仕观
冬测罗生门,车媒修罗场|驾仕观
下面就请随我们一同,将视线放得更为长远,看看在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会走向何方?
01
价格战不会停
价格战持续了整整两年,很多人对2025年车市的第一个问题是:价格战还会不会继续?
我们的猜测是:从比亚迪的产品攻势来看,价格战肯定会持续,但主要战场会上移到15-25万元的中型车市场,并且逐步在30万元市场加大力度。
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10万元以下的产品竞争已经结束,比亚迪、吉利们的增量只能进一步向上找;
第二,中产的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促使他们换车的最有效办法,就是降低他们的购买门槛。
而在2024年,10万元以下的价格战已经基本结束,比亚迪主要靠产品更新来强化10万元及以下市场竞争力。而合资车企目前在中型车市场——比如雅阁、凯美瑞、途观L、CR-V这些——还是能够稳住万辆以上的月销规模。
价高、量大,对于中国品牌具备完全吸引力,也是它们会在2025年发力的主要产品。比如小鹏P7+的成功也是在20万元以下去做文章,就是去替代凯美瑞、雅阁这些产品,也给中国品牌打了样。
可以看到,比亚迪已经做好准备往20万元以上投入产品了,包括汉L、唐L、夏等等,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产品在海洋网也都会有。并且吉利那边也会有星舰9这样的产品投入市场,都是为了切入这个价位。
再看消费能力,中国车市在2025年的价格战力度,将主要依靠中产群体的消费能力,但现在并未能明确看到中产群体恢复消费信心的信号。而对于15-25万元的产品来说,肯定都要以中产群体为目标受众。
所以,一面是中产尚未恢复的消费信心;另一面是各大车企们逐渐上移的预期增量区间,迫切需要中产群体来买单——想要刺激他们消费,目测也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靠价格战来下猛料。
好消息是,中产群体的消费力目前确实处于谷底,所谓“利空出尽皆为利好”,这是否也就意味着反弹随时会到来。我们预计上半年市场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而下半年能否恢复,则要看工资收入之外的增长情况,一旦有效刺激信心恢复,就能直接拉动15-30万元区间市场的销量。
为什么我们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力支持汽车消费,肯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在2024年,消费政策的刺激,带动了超过500万辆的消费换新:
报废更新超过244万份,置换更新则是超过259万份。从直接拉动的GDP来看,报废和置换更新补贴大概在2万元左右,而消费车型的杠杆达到5-10倍,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要小看这些报废补贴和置换补贴,这本质上不仅是给予消费者,也是一种给予车企的补贴,由此确保车企的生产规模、解决生产需求、让车企的员工能够保持就业,但在利润率上还是没办法解决。
本质上,要解决车企当前的利润率困境,理想的状态是供小于求——也就是人人都想买车,以此来确保车价。
所以,2025年的汽车消费政策是否能有效撬动用户的置换需求,便是其中最关键和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02
高端新品大多都是伪命题
2025年会有大量的高端产品、中大型SUV上市,比如光是“9”系列的大型SUV就有领克900、深蓝S09、腾势N9,还有极氪可能命名为极氪9X的EX1E/EX1H。
另外,只看30万元以上的产品,还有问界M8、理想的i系列纯电SUV、极氪DX1E/DX1H等产品,以及奥迪的Q6L etron等等蓄势待发。
问题是,市场端是否真有那么多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那么多中大型车、大型车,都如此自信地把价格定在30-50万元区间。
这些车,真的能卖好吗?
这个话题,还是要回到消费能力上。考虑到目前中产群体的消费信心还没有恢复,这些中大型车产品其实面临很大的定价难题。包括从2024年的头部新能源品牌终端行情价可以看到,理想汽车的核心产品从理想L7变为理想L6,均价至少是5万元以上的下降;另外,理想L8这类35万元的产品销量下滑很明显。
再看价格相对稳定的蔚来,下半年销量的转折点也是从提供展车优惠、赠送配置开始的,想要销量的话,价格已经很难直接守住了。
不仅是理想和蔚来,实际上全行业、每个品牌都一样,包括特斯拉通过三年免息这样的策略来解决优惠问题;鸿蒙智行这样的定价已经很高的品牌,除了问界M9能够稳守之外,大部分产品还是需要大金额的权益优惠来带动消费者。其他品牌就更是如此,不降价基本很难走量,甚至像领克Z10、iCAR V23都在上市48个小时就调整了权益。
另外,如果2025年新上市的大型SUV,认为自己可以去替代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需求,在2024年,“30万买BBA还是买领克、深蓝、极氪”——消费者已经做过一轮选择了。
比如极氪001的价格直接从30万元下浮到了目前的26万元左右,类似于阿维塔这样对标宝马、奔驰的品牌,其真正主销的价格段,更多是在替代大众、丰田。
除非这些产品能够做出50万元以上的需求,去替代BBA们定价在70万元、甚至百万元的产品,就如同问界M9、理想L9做的那样。可是很明显,即便强如理想L9,在面临问界M9的冲击下,也没有能够维持住高销量。
原因就在于,能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就那么多,产品需求量就那么点儿,就更容易出现头部聚焦效应;没有塔基市场的规模,就不容易出现所谓的“百花齐放”,不太可能像20、30万元价位的产品那么容易有动辄2万辆的月销量。
所以,上面提到了这么多对标理想L9、问界M9的产品,可实际上,只要价格高于30万元,其销售难度都会很大。25万元以下的中国智能电动车很有竞争力,但往上走到30万+,BBA的护城河依然很深,不管你怎么说中国车的优势,大比例的用户还是无法忽视豪华品牌所带来的“面子”和情绪价值。
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越来越临近2026年,BBA的反击似乎就越来越清晰,包括BBA全新平台的产品,在经过前一两轮充分而痛苦的试错之后,追赶速度也会很快。
当然,尊界S800、蔚来ET9这些2025年的重磅新车不在本次讨论之列,包括仰望的产品,因为你只要迈过80万、100万的门槛,这群用户根本不在乎产品本身,只看你能否打动他们在车库里给你挪个位置。
只是这群人的数量,就更为稀有了。
03
传统车企还得再熬一年
传统车企总算是熬过了2024年,但是以极大量级的“出血”换来的,2025年对于传统车企来说还需要熬,这是产品周期决定的。
比如东风日产的65万辆里面,一半都是靠轩逸在支撑,这里面可能还有一半是轩逸经典;上汽大众也是一样,朗逸新锐、途岳新锐、途观L和帕萨特的两代同堂;甚至一汽大众已经把速腾下放给捷达了。
换句话来说,这两年合资车企都知道投入燃油新车已没有意义,全靠老车变着法子坚持卖,必须熬到新能源车有能力接棒。因此,各家合资车企在定价上已经完全抛弃了所谓的“合资溢价”,现在的核心目标就是留在牌桌上。
好在这些老车基本上都已收回了研发成本,比如轩逸经典和帕萨特这类,大头都只需要物料和制造成本,所以砍掉营销投入之后也能继续做。
对于头部几家合资车企来说,2025年也就维持这一状态,但在产品层面,他们已经学会了新势力的打法。
现在就看2025年国内新能源产品的进化速度,如果大家都依然还是沿着鸿蒙智行和理想圈定的产品方向走,那么2026年合资车企出来的产品基本就能够对齐。从供应商层面来说,高通的8295芯片、华为的车机、Momenta的智驾、各大主流供应商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也都能上,这时候产品的差异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接下来,拼的是渠道能力、品牌能力,尤其是对三四线以及更低线的主流消费者来说,合资品牌还是更有存在感。
还有一个因素在于,这几年数家新势力陆续垮掉,一定会影响到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随着新势力在决赛圈的进一步淘汰,见过很多大风大浪也没趴下的老牌车企们,也许会在2025年迎来比2024年更多的机会。
04
新势力决战2025
几家耳熟能详的新势力品牌接连爆雷之后,大家的共识是在2025年,将会迎来新势力的大决战。
我们不好说2025年是不是价格战的终局,但2025年,大概率会成为新势力生死决战的终局。这场决战,既要拼规模销量,又要拼现金流或融资能力。
规模销量,将是第一考量因素。
正如驾仕派一直以来的预判:月销规模2万辆以上,才有活下去的机会——这都只是机会,而不是能力——要进入头部第二梯队,年销量至少达到40万辆才行。
月销超过3万,才能活到下一集。甚至可以更夸张地说,新势力在2025年之后将不再看梯队,只言生死。
我们的预判绝非张口就来。包括蔚来、小鹏、零跑、极氪-领克、深蓝、小米汽车等品牌,都已经明确提出了4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目标,相当于中国市场份额的2%。
而对于那些背靠车企集团的“富二代”品牌们来说,至少也要做到20万辆,背后的集团才值得去继续投入。比如极狐在2024年销量为8.1万台、增速为169.91%,官方说法是“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年销60万台的目标”。那么在2025年起码也要保持住2024年的增速,算下来,刚好是20万辆出头。
这个账并不难算。假如没有足够的规模,那么从售前渠道到售后能力、从研发到生产,企业都是不具备竞争力的。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中,资源只会越来越向头部聚集。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终端渠道上,小米汽车、鸿蒙智行的授权现在是一店难求;反过来销量越是不好的品牌,自然也就越难找到合作伙伴。
对于新势力们来说,2025年,光有销量规模也不行,还需要有稳定的现金流。
2024年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单看销量已经没有意义了,反而是越高的销量,对现金流会提出更大的要求——比如极越最后两个月的销量一度在2000辆以上,但资金窟窿反而随着销量增长而越来越大,股东一旦拒绝输血、资金跟不上,看起来声势还不错的品牌,也难逃“原地解散”的命运。
以新势力年销量40万辆的 “生死线”规模来看,这意味着他们每个月需要有3万辆以上的交付能力,也就是说,单月现金流需要60亿才能确保下个月的订单可以顺利交付。再考虑到季度亏损的要求,单月现金流至少要达到80-100亿的要求。
而即便按照最低限度的2万辆月销规模,估算下来也需要大概300-500亿的现金流才可能维持一个车企运转。
竞争之所以会在2025年变得异常残酷,是因为车企要维持销量规模的话,在产品力、渠道已经定型的前提下,最后可能还是要拼价格:谁的价格低,谁的销量就能起来,但这又会进一步拉低现金流。
因此,在还不能实现自身造血的前提下,要么降低运营成本、制造成本,实现毛利率提升;要么就得靠融资。这时候,新势力各家不仅要拼销量,还要拼谁的血槽够厚、谁的融资能力更强。
其间的难点就在于:不管是规模不足还是规模超标,都会导致现金流紧张,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一旦到达某个阈值就会直接进入死亡螺旋:现金流越是吃紧、销量就越低;销量越低、越没有钱覆盖运营成本,直至现金流彻底花光崩掉。
2024年,高合、哪吒、极越的剧本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现金流濒临崩溃。甚至本田和日产汽车宣布合并,原因也是在于日产进入现金流危机,没办法持续发展。而中国新能源车企不像日产本田还有海外市场的现金流支持,都是纯粹靠中国本土市场,这也注定其抗风险能力极低。
所以确定无疑的就是:新能源的风口已经熄火。如果你一个月只有几千辆、1万辆规模,放到2025年是没有意义的,假如背后没有“亲爸”拖底,连融资都会很难。
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都已经不再讲电动车的故事了,因为电动车行业的毛利率顶天也就是20%,随着价格战的深入,还会不断下滑。甚至就连资本市场都已经不看电动车了,不然极越这种还没站到悬崖边的品牌也不至于没人接盘。特斯拉的高估值,已经靠的是人工智能的故事。
理想汽车今年开年也是去转身讲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故事,正是因为单纯讲汽车的故事很难吸引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2024年,倒下的其实不只是高合极越这些品牌,高墙崩塌只在瞬息之间,崩塌的其实也是关于智能电动汽车的梦幻泡影。资本从举杯热捧到转身离开,并不在于资本残酷无情,而在于——风口上的风,从来都不是无休无止。
所以,新能源品牌们在2025年必定还会倒下几家。结局要么是被收购合并、要么是背后集团继续输血勉强维持颜面,至于没有背景的新势力,乐观来看最多也就能留下五家,等待下一阶段继续整合。
05
智能车和电动化的明确分化
2024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全面智能化的时代,任何一款车都说自己是智能电动车。但是最后大家发现,这些智能好像和想象中差距很大。
智能驾驶,更像是L2+辅助驾驶换个词;智能座舱,不过是加个更大的平板电脑,同时好像多了很多用不上的“智能”功能。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大家可能并不是那么需要智能车,而只需要电动车。很多车企对智能化的理解就是电动车+平板电脑(关于这个讨论可以详见之前驾仕派的《智能车和电动车,从此分道扬镳》)。
2025年,智能电动车行业最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真正分成了智能车和电动车,车企也分为智能车企和电动车企。
传统车企就是老老实实把电动车做好,而有志于跟随特斯拉的车企则会进化为“智能车企”,更侧重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上车。
关于传统车企的电动化此篇不做过多展开,直白点说就是传统车企去做他们所擅长的造车,智能化方面就使用供应商的方案即可。
更值得讨论的是“智能车企”这一方面,因为,即便是在2025年,要转型成为一家“智能车企”其实也不算晚,当然,唯一的要求是要有足够多的钱。
为什么说2025年做智能车企也不算晚?原因是人工智能产业其实更像一个存在“后发优势”的赛道,在人工智能这个快速变化的新产业里面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很多技术和方向的更新迭代太快,早一年投入甚至会变得更落后,晚一年投入也许还能迅速追上头部。
最典型的就是智驾技术领域。特斯拉做了那么久的智驾,但是真正有实质性变化的点其实在于特斯拉开始做端到端。而特斯拉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呢?2022年12月马斯克才决定推进端到端——主要原因还是ChatGPT刚好也在那时推出,让GPT真正火爆美国科技圈——然后到了2024年1月就推出了测试版、4月份就正式推出了。之后FSD V12就开始快速迭代,这也使得中国造车新势力和科技企业看到了端到端技术的前景,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基本都开始画端到端的饼。
到了2024年底,原本在智驾上落后的理想汽车,就推出了端到端+VLM技术,迅速追平了华为、小鹏的先发优势,即便有差距,但体验上估计也不会太明显。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领域,至少在当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也注定了后面的企业依然存在机会。
站在2025年这个节点,可以很明显看到,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使用Transfomer架构去做端到端智驾已经是一个通用的策略,只是大家能力的差别在于开发基座模型的能力。再往后的方向大家也都比较明确,那就是要做“世界模型”,通过虚拟仿真去批量生产端到端大模型、最终达到智能体的概念。
这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不仅仅只有人力资源,更在于算力和数据资源,这对很多传统车企来说是巨大的限制。
现在看来,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年来计算的研发投入,至少是50亿元起步,大部分传统车企并不舍得,毕竟吉利、长城、长安的年盈利大概也就是四五十亿到百亿左右,一下子投入50亿去做人工智能,也就意味着全年盈利腰斩甚至是没有盈利。
此外,即便是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除了腾讯、字节跳动几家,在大模型训练的投入上也很难。比如字节可以投入800亿,这就相当于用百度四年的净利润去做人工智能研发。但车企谁能投入这么大的金额?起码传统车企肯定不行,最后只能依靠互联网公司。而新势力只有看能否通过转型人工智能企业,获得足够的融资来解决。
说了2025年的智能化方向,也要看到2025年中国车企发展智能化上的阻碍。2025年对智能电动车一个可能发生的巨大影响就是,AI芯片进入了瓶颈期,既买不到高算力芯片,也做不了高算力芯片。
英伟达的Thor延期肯定会影响很多车企在高端车型上的AI应用,即便可以用Orin X替代,体验上也会有很大影响,车企或供应商愿不愿意开发多套方案也尚且未知。更不用说消费者知道有新一代芯片的时候,有多大概率选择替代品就是个问题。
另外就是各家自研的芯片好像也出现了制程上的限制,我们留意到蔚来ET9上已经不再宣传自研的神玑NX9031。之前很多车企都考虑用自研芯片来解决算力效率的问题,不再使用英伟达的通用算力芯片,可是现在来看,这条路似乎也行不通。
没有更强大的算力支撑,体验上的进一步迭代就会被限制。就算是以后有了Thor,又受制于中国车企的AI能力,AI应用在车上就只有端到端智驾,无法做到更具备颠覆性和感知度的智能化使用体验。
最后还是回到最开始讨论的问题,目前价格战还要在15-25万元价位展开,50万元以上市场的需求又很固定,所以AI智驾这个需求,还是太过小众了。
相比而言,更成熟和已经越来越便宜的普适化方案逐步应用在低价位车型上车,在数量更为庞大的受众中,去迭代和提升智能化体验,或许这种接地气的做法,才是2025年在汽车智能化上的主流。但这又或许也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无趣。
我们可能将会迎来一个迷雾中的智能之路,因为我们看得到大致方向,但又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不管我们想象中的智能化汽车前景有多么瑰丽,
站在2025年,奈此举目都茫茫。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