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智能化时代,颠覆汽车行业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玩法。
刚刚进入到2025年,一种全新的营销玩法在车圈盛行,即兜底补贴,这种玩法此前几乎是闻所未闻。
兜底补贴,顾名思义就是车企自掏腰包,对用户进行购车补贴。兜的是什么底,即2024年推出的,未被延续至2025年的国家和地方置换购车补贴。
实际上,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战略收效甚好。数据统计,政策推出后,促进报废更新的旧车数量为270万辆,置换新车数量超过370万辆,共推动约650万辆旧车更新或报废,相当于变相增加了370万辆的新车销量。
以旧换新补贴的高发期是在去年7月实施政策以后,也就是说仅用了5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这也进一步体现出以旧换新是推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就在近日,2025年最新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正式落地,新政策照比2024年有明显的升级。首先是燃油车报废标准由国三扩展到国四,其中汽油车注册时间由2011年6月30日之前放宽到2012年6月30日之前,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注册时间由2013年6月30日前放宽至2014年6月30日之前。新能源乘用车,首次注册时间由2018年4月30日前延长至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时间放宽,意味着更多人有机会享受以旧换新的政策。
此外,部分地区想应号召,从新年开始就一直延续着购车补贴,包括上海、湖南、江苏、广东等十余个省市表示将延续2024年地补政策,继续为消费者谋福利。
各车企,为国补“查缺补漏”
截至目前,仍有车企不断加入到兜底补贴的阵营中。
虽然国补落地,但依旧存在限制框架,并不是所有车辆均满足置换条件,这意味着很多车主无法通过置换享受到购车补贴。
车企推出的兜底补贴恰恰针对这点,让所有用户都有机会享受购车补贴,相比国补来看,效果会更加显著。由此看来,车企给出的补贴政策更像是在为国补和地补查缺补漏,实现消费平权,是促进车市繁荣的重要手段。
最早推出兜底补贴的要数小鹏和蔚来。1月2日,蔚来携旗下品牌乐道联合宣布,针对1月1日至2月28日开票购车的用户,如因新车开票时间早于政府要求时间而无法申请置换补贴,将有官方通过积分和等额加电补贴形式进行全额兜底。
同样是1月2日,小鹏推出“兜底放心购”政策,1月1日至1月31日期间,完成旧车报废并购买小鹏汽车,可享国补等值积分兜底保障,相当于20万积分兜底。
上述两家车企均以积分作为兜底补贴,部分车企更为直接地推出现金兜底补贴。
理想汽车也宣布一月份下订并交付的用户,3月31日前“购车发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换补贴”或“购车发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换补贴,用户不符合地方置换补贴条件”的,可享受理想汽车单台1.5万元的现金补贴。
岚图与理想的购车条件一致,同样是截至3月31日前购车所在地未推出补贴,或者用户不满足置换条件的,岚图给予每辆车1.5万元的现金补贴;广汽昊铂同样推出兜底补贴,在4月30日前购车所在地未推出补贴的,昊铂给予用户1.5万元现金补贴;最“豪气”的应属上汽智己,虽然同样是1.5万元单台的兜底补贴,但保障时间持续至5月底。
除新能源品牌,包括上汽大众、奔驰在内的传统燃油车品牌也相继推出了兜底补贴,目前大约有超过10家品牌推出兜底补贴政策,而大约有30家品牌,推出了1月份购车补贴权益。如此看来,春节前的车市竞争将异常激烈。
今年车市,将告别春节疲软期?
一般而言,大部分车企会选择在上一个自然年的年底进行冲量,同时因春节返乡及长假的影响,往往春节期间车市将进入低迷状态。尤其是近两年春节,2023年春节季,出现了近7年来春节所在单月销量新低,而去年的春节季,单月销量同比下降值达到了21%。
不过,从今年开年各车企打出的促销力度来看,今年1月或许有希望打破春节季连年下滑的市场趋势。
其一,从1月份综合购车优惠力度来看,力度更大的要数燃油车品牌,但玩法更丰富的还要属新能源品牌。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对比两家优惠力度最大的燃油车品牌和新能源品牌,捷豹单车型优惠最高达17万元人民币, XEL一口价后售价18.98万起,XFL一口价后起售价为26.98万元;新能源品牌优惠力度最大的要数极狐和昊铂,二者均为5.8万元,但与捷豹的一口价不同,以昊铂为例,其5.8万的综合优惠,就包含了兜底补贴、现金优惠、定金抵车款、保险补贴等等。
捷豹和昊铂也代表着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的玩法,一个追求简单不绕弯,直降和一口价为主;另一种则是让你看的眼花缭乱,看似优惠非常丰富的营销手段。第一种给人更直观的冲击力,更能让人惊呼车价竟可以更便宜,第二种则给人更好的购车体验,听着一项又一项的权益叠加,购车的欲望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新年的第一营销内卷,无论是那种方式,都能为车市带来直观的刺激。目前已有车企公布了新年第一周的销量成绩,部分厂家延续了2024年的销量基本盘,也就意味着虽然1月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环比下降,但同比去年春节季月份(2024年2月)的数据,不出意外今年会有更好的数据。
行业普遍认为,2025年将比2024年更加内卷,主要还是体现在技术和成本上。开年的第一卷,已经透露出,今年几乎不会给车企留有很长的竞争喘息空间,车市大动作或将一个接着一个地到来,也意味着,去年的淘汰赛只是“开胃小菜”,今年的“大餐”即将开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