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陆地航母”的出现,由科幻走进现实
文/天下车智 侯宇婷
3月24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透露,小鹏汽车将在2026年首先量产「分体式的飞行汽车,并且在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开始销售。他预估,5年内飞行汽车就能够成为一般人的日常通勤工具。小鹏飞行汽车目前已收获4000个预售订单,可以看出是有市场需求的。
何小鹏也坦言这个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如何把大家学习开飞行器和使用飞行器的门槛降得够低,且对此有足够的热情。在他看来,仍需要在明年之后持续观察2到3年,因为这不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而是一个慢慢启动的过程。
对于飞行汽车的市场接受度,何小鹏表示:我不知道低空飞行的iPhone 4时代何时到来,但是我觉得不会很远,也许几年到十年之间就会看到。
全球唯一陆地航母,陆空两栖的未来出行方案
据了解,2024年小鹏汇天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成功完成其首次公开飞行及变形展示。兼具越野性能与城市通勤的灵活性。其车身尺寸与常规 SUV 相近,可轻松驶入标准停车位,用户仅需持有 C 类驾照即可驾驶。

飞行全程由自动驾驶系统操控,并现场演示了包括“低空直线加速”、“螺旋上升”、“匀速降高”及“精准降落”在内的四个飞行科目,全面彰显了中国飞行汽车在智能化、安全性以及技术领先性方面的硬实力。除了飞行展示,小鹏汇天还首次公开了“陆地航母”的车载“分离结合”机构。该机构设计独特,使得“陆地航母”成为全球唯一能装下“飞机”的汽车,同时也是全球唯一能装进汽车后备舱的两座飞行器。
“陆地航母”的“陆地母体”部分具备3轴6轮设计,其长宽高分别为约5.5米、2米和2米。该车搭载了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并能在行驶和停车状态下为飞行器充电,支持多达5-6次的飞行需求。飞行器支持一键自动起降与智能导航,最大航程可达 500 公里,巡航速度超过 360 公里 / 小时。陆行体可通过车端储能系统为飞行体补能 6 次,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 “移动空中充电站”。
而其分体式车载飞行器部分则提供了270度全景双人座舱,并采用六桨六轴双涵道设计,主体结构和桨叶均选用碳纤维材料,且具备折叠功能,便于收纳和运输。飞行体在完成飞行任务后,可自动收拢6副机臂和旋翼,通过与“陆地母体”的自动驾驶功能和自动分合机构相配合,实现精准对接和结合。这款飞行汽车的售价将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为未来的空中出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据了解,随着低空经济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以及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商业化进程快速推进。赛迪顾问预测,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在2025年跨越8500亿元大关,2026年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陆地航母” 的量产是公司 “三步走” 战略的重要一步:从限定场景飞行到跨城通勤,最终实现全民自由飞行。
业绩史上最强
在论坛期间,何小鹏还分享了小鹏汽车的经营状况。根据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小鹏汽车在2024年度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全年汽车总交付量达到19.01万辆,同比增长34.2%。实体销售网络门店扩展至690间,覆盖226个城市,自营充电站数量也增至1920座,其中超快速充电站占比近半。

在财务表现上,小鹏汽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4年总收入达到408.7亿元,同比增长33.2%。毛利率由2023年的1.5%增加至14.3%,汽车毛利率也由负转正,从-1.6%增长至8.3%。净亏损也大幅减少,由2023年的103.8亿元减少至57.9亿元。
小鹏汽车在近期还进行了工商变更,企业名称由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由300亿元增加至400亿元。根据2024年《胡润百富榜》显示,何小鹏以320亿元财富位居140位,相比前一年的450亿元财富缩水了130亿元。

小鹏汽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先生表示。我们已经做好充足的准备,大幅扩张我们在中国和全球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我相信AI会驱动汽车行业加速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我们将把小鹏汽车打造成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成为全球用户喜爱的智能科技品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