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大家会发现合资品牌,不像造油车那样得心应手,原因何在?
并不是实力的限制,反而是合资品牌对于造电车,有更深思熟虑的考量。比如在广汽本田的体系中,用的是全球标准,整车试验需要多轮验证,一个车身生锈的耐久性测试就得跑20万公里去验证,合资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要时间打磨。回到产品层面,有人会觉得合资电车设计不够先锋、智能化没有拉满,或者配置不够丰富,实际上,自主品牌也没法完全规避,并非合资独有,那作为广汽本田今年最重磅的纯电车型——广汽Honda P7,又是如何解决以上痛点的?

不够好看?用科技和精致感满足
以前我们看BBA推出的纯电车,最大问题是长得太像油车,难以吸引年轻用户的眼光,而广汽Honda P7这回非常聪明,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这是因为它诞生于Architecture W——一个纯电专属的平台,所以它可以把轴长比拉得很高,这是原生纯电车的特点,4750mm的车长却有着2930mm的轴距,比Model Y大了一圈,除了看起来有修长的姿态,还能充分利用内部空间。

前后灯的造型是融合到了车身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外观覆盖件之间尽可能做了无缝处理,这些都是让广汽Honda P7的整体感变强的原因。再加上全车车漆经过了金属高光的处理,高级感也有了,毕竟清漆是2K级别,除了更透亮还更耐刮。

除了在颜值上注重细节打磨,广汽Honda P7这次从看得见的地方,就给科技感上强度。比如说大灯加入了ADB技术,有点类似矩阵式大灯的功能,可以自动分配光线哪里点亮哪里变暗,像遇上乡间小路路灯不够亮,前方又有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可以做到既保证车前看得清,又不会晃到行人。后视镜也提供了电子后视镜的选装,还是由大品牌松下电子来提供,不仅仅是为了降低风阻,相比传统的后视镜可以有更广的观察范围,而且受雨雪天气的干扰变少,再也不用一边开车一边去擦后视镜了。

不够智能?给你大屏,还给你保姆级的体贴
在智能化方面,合资电车的键盘值一般都不高,但这回广汽Honda P7是来打脸了,我们先从座舱说起。大彩电已经成了智能电车的标配,广汽本田当然懂这道理,所以这回不仅给了,还一次给你两个:12.8英寸+10.25英寸双智能屏,相比起自主品牌只用一块大屏的方案,这种双屏的好处是让功能操作互不打扰,比如调温度永远不会干扰导航,这就是解决场景的能力,也让传统用户更容易去适应。

而更主要的交互,还得依赖中控屏,这次Honda Connect4.0系统也有不少升级,用语音就能打开座椅通风,甚至是打开阅读灯,可用范围很广,四音区识别也让乘客和司机都做到了平权,就算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没关系,因为它能听懂多种方言。假如你是个社恐,不愿意开口,广汽Honda P7的座舱也支持手势控制,交互方式很多样,甚至通过Face ID来生成专属的记忆功能,相当于一个私人助理。就算你用不习惯车机屏幕,它也给你考虑到了,HiCar+Carplay+Carlife的组合,所有品牌手机都能连上。

除了软件交互上有丰富的体验,这次广汽Honda P7在硬件部分也拉满了,小到仪表盘都用上了3层镀膜来抗反光和指纹,天幕给到可变色的技术,既能保证开阳感又能防晒;来自BOSE的双头枕音箱给到了主驾副驾平权的体验,还有同级少有的智能供暖,从坐垫、背部到手枕以及膝部都覆盖到,可以说是无死角的温暖。所以卷配置,广汽Honda P7真的不虚,对手有的它都有,还比对手做得更多更细。


当然了,智能化除了座舱,其中很重要的体现是在智驾上,Honda SENSING 360+在硬件上除了常见的摄像头和雷达之外,还增加了声呐传感器,它要解决的不是在城市里让人提心吊胆的博弈,而是一套在高速上用得安心的辅助驾驶。除了常规的跟车和自动变道之外,通过高精地图和GNSS的精准定位,可以在地面划线不清晰的情况保持居中,这一点相比起只靠摄像头来看路,人为接管的次数会大大降低。还用自动泊车来解决狭窄停车位和新手停车的难题,关键是它提供了3组记忆泊车,相当于让你在公司和家里之外,还提供了额外的冗余,不得不说,广汽Honda P7在细节上会考虑得更远。

配置不够高?大到电池,小到安全带,都堆满诚意
我们得承认,在油车年代,合资如果跟自主品牌去拼配置数量,不会有明显优势,但作为纯电车,广汽Honda P7绝对是拉满的状态。就以安全功能为例,大家最容易感知到的是安全气囊的数量,广汽Honda P7足足给了11处,不仅比同级的新势力多,还比豪华品牌更丰富。即便是一条安全带,广汽Honda P7也做了足够多的冗余设计,用的是三级限力设计,前段给到大压力,在气囊打开之后把压力减小,充分考虑到二次碰撞的场景,这样的安全考量,你还会觉得合资电车不够有诚意吗?

车型 | 广汽Honda P7 | 特斯拉Model Y | 理想L7 | 奔驰GLS |
安全气囊数量 | 11 | 7 | 9 | 8 |
纯电车的安全离不开电池安全,而电池最怕的就是挤压变形,所以广汽Honda P7在结构上就给到了充分保护,光是IPU壳体就用到了12000吨的一体化压铸技术,经过高压意味着里面的分子更紧密,作为一个整体去受力,并且车架左右还设置了多层缓冲区,充分保护电池包的结构完整,何况电池本身就是找宁王定制的90度大电池,主打一个不怕冷,在零下30度还能保持90%以上的可用容量。其次,万一发生热失控,电池盖板也可以利用高阻燃复合材料来阻挡,避免发生更多不可控的热量传导。最重要的一点,在碰撞发生后,只要监测到气囊弹开,就会在一秒内断电,实际上国标的要求是60秒,换言之,广汽Honda P7在安全冗余的考量上要充分得多。

而说到冗余,其实刹车冗余也是跟安全高度相关,尤其是纯电车的车重,普遍都比油车高不少,动力也更猛,需要的是更强悍的刹车性能,广汽Honda P7不仅在前后刹车上都用上了通风盘,可以减缓热衰减的发生,并且用了两套刹车系统形成互为备份,一套是博世提供的ESP,另一套是本田自研的线控制动,一套失效还有另一套顶上,从硬件到软件,都充分考虑到了最极端的情况。也正因为刹车够强大,广汽Honda P7才能配合给到同级最顶的动力表现,745N·m的输出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相比不少新势力都有明显优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本田造纯电车,追求的是各方面的平衡无短板,动力强和刹车强需要同时存在。

车型 | 广汽Honda P7 | Model Y | ES6 | 海狮07EV | 奥迪Q4 e-tron | 宝马iX1 |
最大功率(kW) | 350 | 331 | 360 | 390 | 230 | 230 |
峰值扭矩(N·m) | 745 | 559 | 700 | 690 | 472 | 494 |
其实除了安全上的冗余,广汽Honda P7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比如底盘结构,同级的很多合资电车都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而广汽Honda P7采用的是更高阶的前双叉臂+后5连杆,意味着可达到的上限更高,再配合ADS减震系统,让舒适更舒适,运动更运动,两者不再是矛盾体。其他家的座椅,更多是考虑功能和舒适度,而本田还会把耐久性放在重要位置,保证经过3万次的摩擦不会出现损坏,就连抗污率也达到了国标的10倍以上,日系车向来以耐用著称,这回本田也继承了这一点。还有在整车NVH表现上,广汽Honda P7不仅在侧窗用上了双层夹胶玻璃,就连前风挡和天幕也用上了同样设计,再通过前副车架的双重隔振,进一步减少噪音的传递。


可以看到,从设计风格的突破、硬件用料的诚意,到全方位的安全考量以及整车质量验证的严苛程度来看,广汽Honda P7不只是想当一款太过公式化的车,而是有自己的坚持和理解,别家玩的是用一个低价快速占领,而本田想的是长期主义和口碑打造。这样一款用料猛、调料更猛的全方位均衡纯电SUV,现在只欠一个合适的价格。
评论(13)
Honda标什么时候把外面的方框不要了?这是要冲出重围的意思了么!
现在国内市场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形势,这个价格出来,大部分人基本上光看个价格就直接忽视过去了
10万一台,我借钱都买!
几百台?说多了
18-22这个区间,也许每月能卖出几百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