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韩国人,把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卖向全球!

现在韩系车在国内几乎可以用无人问津来形容,其中现代只有 伊兰特一款车月销量破千,而像索纳塔、库斯途等车型2月只卖出几百台,起亚2月销量破千的车型也只有奕跑一辆,捷尼赛思的情况就更惨了,去年全年在国内累计销量只有一千多辆。

然而在销量如此低迷的情况下,韩系车品牌依然没有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想法,很多人纳闷为啥车企的产品明明卖不动了,但还是迟迟不“跑路”?其实如今很多企业并不是很在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虽然车型在国内卖不动了,但还可以靠“内销转出口”赚钱。

其中北京现代在2024年出口量超50000辆,出口业务同比增长400%,车企甚至喊出了“在中国,为全球”的口号,北京现代今后有望成为现代汽车的全球出口基地,车企在2025年设定的出口目标直接提升至8-10万辆。

起亚的情况同样如此,2024年悦达起亚出口量从前一年的86000辆大幅提升至170000辆,同比增长97.9%。起亚汽车在2024年全年营业利润达到了12.67万亿韩元,净利润达到了9.79万亿韩元,整个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捷尼赛思在这方面还没有成效,毕竟这家车企还采用进口的方式在国内卖车,不过根据最新消息,捷尼赛思已经计划在中国建厂,今后将在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中国首席执行官朱江将主导品牌的国产化进程,计划在3-5年内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盈利。

车企之所以都喜欢来中国建厂造车,主要是看上了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如今国内已经拥有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国内生产新车成本远比海外工厂更低,整车造出来后再出口,即便是算上各种税费、运输费后依然能有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

其实不光是韩国车企发现了这种盈利模式,市场上很多品牌都已经在采用“内销转出口”的模式赚钱,比如福特早早就将在中国生产的新车卖到了东南亚、中东等地区,2024年福特中国出口量将近17万辆,其中长安福特在去年直接赚了6亿美元,正所谓“口袋有钱、心中不慌”,就算不断有传闻说车企要退出中国市场了,但车企依然呈现出一种不慌不忙的“佛系”态度。

类似的车企还有雪铁龙、林肯、别克等,不久前雷克萨斯也宣布要在上海拿地独资建厂,可以预见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车企将生产重心转移到国内,届时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以后全球汽车市场势必将迎来新一轮大洗牌。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