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年盈利后,嘀嗒出行继续深耕“真顺风”和“更低价”战略

登陆港交所不到一年,嘀嗒出行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

根据嘀嗒出行近日披露的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嘀嗒出行的总收入为7.87亿元,其中毛利润为5.67亿元,毛利率为72%,经调整净利润2.11亿元,净利润率为26.8%

这意味着嘀嗒出行已经连续六年实现盈利。

“2024年,在经济复苏大环境下,我们发现整体出行的消费趋势更加趋向于价格敏感、性价比优先的模式。在运力供给端,我们发现更多运力进入到了出行领域,有总量运力供给过剩的情况。面对市场机遇与挑战,嘀嗒出行始终聚焦轻资产模式,仍然保持稳定的持续性盈利能力。”嘀嗒出行CFO姜震宇表示。

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向提供顺风车搭乘服务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占总营收的比重为95.7%。

2024年嘀嗒顺风车总订单量达1.2亿,交易额73.64亿元,其中营收为7.53亿元,相比2023年减少2.6%,利润为5.08亿元,毛利率为72.5%,相比2023年的74.3%有所下降。


对于营收下滑,嘀嗒出行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顺风车完单量略微下降所致。而毛利下降主要因与腾讯、百度等第三方聚合平台合作产生的业务量增加及平台加强了技术基础设施,导致营运及维护服务费增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的现金、限制性现金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16.92亿元,同比增长18.7%。姜震宇在3月24日的业绩沟通会上表示,目前资金储备非常充裕,可以支持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需求

01

顺风车更低价、更顺路

目前,嘀嗒顺风车业务已覆盖全国366个城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App总注册用户数超过3.72亿人,同比增长10.5%,其中认证顺风车车主1890万人,同比增长21.4%。

嘀嗒出行相信顺风车仍有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还未被充分释放,顺风车的需求也是在逐年增长。嘀嗒出行在财报中表示,顺风车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而顺风车的益处亦尚未被大众完全认知。

姜震宇透露,在嘀嗒出行平台,2024年同比2023年的下单乘客人数增长34.3%,主要是来自于下沉市场的旺盛需求

基于此,嘀嗒出行将通过多种方式寻求更多更健康和合适的运力,以及更多的用户群体。

比如,通过与第三方平台的深度合作获取更多增长;持续发力下沉市场,通过私域流量转化、“低价”心智传播、小程序的功能优化等方式获取增长;通过算法持续完善路线的精确匹配,加强车主粘性。

在用户端,嘀嗒出行将进一步探索不同的规模化的顺风车使用场景来扩大用户群体,比如公司员工通勤和大学校园里学生出行的场景等。

在私家车主侧,嘀嗒出行也将通过产品创新激发车主更多元化需求,提供更好同行体验,尤其是寻求更高顺路度的车主。

同时,嘀嗒出行还将通过算法持续完善路线精确匹配,来加强车主粘性,并且持续迭代站点拼车产品,以更顺路、更低价服务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据悉,嘀嗒出行在体验、效率、安全、服务、营销等方面已广泛应用AI算法模型,2024年通过AI算法持续完善路线级精确匹配,进一步提升了顺路匹配效率。

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在业绩沟通会上透露,推出更低价的顺风车产品,是嘀嗒出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业务发展的实质来看,中国的顺风车本质上一定要满足真顺路和低价两个特性,嘀嗒出行一直在践行推动中国真顺风发展”。


02

创新顺风车产品和场景,更友好、更有趣味

如何在更低价和更顺风之间实现平衡,也是嘀嗒出行接下来的要面对的重要挑战。目前嘀嗒出行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

比如去年推出的站点拼车,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描绘拼车路线的上/下车点,为车主标识出最顺路的上/下车点,价格比常规顺风车低20%~50%,进一步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成本,同时满足了车主的更顺路和乘客的更低价需求。

宋中杰透露,接下来将很快推送站点拼车的全新升级版本。

如何更方便地与顺风同行过的同路人再次顺风同行?嘀嗒出行去年推出的“同行邀请”功能则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让同行过的车主乘客,下次同行可以结成“同行搭子”。

事实上,在通勤、学校等高频出行场景中,很多同路人的线路和出发时间其实相对固定,因而有更大概率再次遇到。而再次同行的同路人之间相对更熟悉,沟通更高效,还可以带来心理上的舒适感。根据嘀嗒出行统计,再次同行邀请功能上线后,明显提升了车主乘客出行频次,以及平均同行频次。


在嘀嗒出行看来,顺风车最初是从熟人邻里之间的顺路同行开始,车主乘客之间具备天然信任基础,这也奠定了顺风车的人文基因、和友善平等的交流氛围。

如今,顺风车已从过去零散小规模的邻里出行,升级为现大规模跨区域的高效陌生人出行,但基于“常用路线”机制,和通勤等高频固定场景,平台上依然有大量半熟人存在,通过产品机制创新,去保留并升华这种邻里之间的出行氛围,能够给用户带来心理上的安全和舒适感。

宋中杰在业绩沟通会上透露,未来嘀嗒出行将基于平等互助的车乘关系,紧紧抓住更顺路、更低价、更友好、更有趣味的特性,持续演进产品,推出更好的熟人出行方式新体验。

03

出租车:动态定价

除了顺风车,嘀嗒出行还有部分收入来自智慧出租车服务。财报显示,2024年嘀嗒出行的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为615.4万元,相比2023年大幅减少45.7%,占总收入的比重也进一步减少至0.8%。

对此,嘀嗒出行在财报中解释,主要由于整体出租车战略从网约化调整至出租车杨招和网约一体化的新出行战略,该战略尚未开始变现。

嘀嗒出行在2019年推出了出租车·新出行的战略,通过数字化重塑传统巡游出租车行业的运营和服务的所有链条,让出租车行业能够充分利用当代科技赋能加上模式创新的机遇,实现扬招网约一体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已经在中国97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的网约服务,并且和其中71个城市签订了出租车·新出行战略合作协议,并有数个落地的城市在出租车体验和效率上面取得一些成效。


在出租车市场,价格同样是最重要因素。

目前多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正在考虑改变以往固定价格模式,有不少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已在自发降价,有的城市司机在核心巡游路段宣传半价优惠。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嘀嗒出行也已经推出动态定价的产品,可以根据出租车市场的竞争状态加上供需关系两个方面,去设定有竞争力的价格。

与此同时,嘀嗒出行也已把出租车新出行的服务、体验、效率三要素,扩大到价格、服务、体验、效率四个要素。

“我们认为价格是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因素。”宋中杰表示,“现在新出行实质上是通过数字化推动巡游出租车的转型升级,转变成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更好应对现在整个出租车行业更加市场化的竞争。”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