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4月10日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正式发布的临近,尚界第一辆车有更多谍照流出,而且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内幕,也被披露。简单的说,华为负责智能,上汽负责降本,相对于其他“四界”集中在20万以上市场,尚界的三款新车,就把目光聚焦在15-25万市场。

今年2月中,上汽集团与华为在上海签署战略协议,将以“智选车”模式打造尚界,第一款车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仅半年时间就要完成供应商选择、产品定义、产品制造、营销服务等各方面,可谓神速至极;也正因如此,近日连被曝光的尚界首款车型,内部代号“ES39”完成申报,但还没上市的中型飞凡RC7高度相似,车身线条、灯组设计与飞凡RC7基本没变化;动力方面采用纯电,或有上汽增程方案版本。
当然,与鸿蒙“四界”一样,尚界“ES39”的核心就是华为的智能生态技术将深度融入整车开发,将融入华为的电子电气架构,鸿蒙座舱和端到端智驾自然必不可少,车顶“瞭望塔”式的激光雷达就能佐证这一点。

据了解,飞凡RC7原计划去年上市,但因飞凡销量不佳并入荣威后,上市一直被搁置;本来飞凡R7就为了拉开飞凡R7的售价,贴补飞凡在15-19万级SUV市场的空白;若尚界首款车是飞凡R7“魔改”+华为灵魂,对比智界S7和星途星纪元ES有2万的价格差,那么17-22万就是新车主流价格带,避开与“四界”竞争,这价格足够在量最大的家用市场有足够的差异化。
但余承东曾多次公开承认,鸿蒙智行成本控制,很难压至20万以下市场:“做到30万元以下是亏的,(现在的)华为不具备做售价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这也是华为和上汽一拍即合的原因,降本的事情交给上汽。

根据消息透露,在上汽和华为签约之前,去年双方高层就紧密接触,上汽集团总经理贾健旭曾对余承东说,“上汽可以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降本)问题,这个价格区间上汽可以帮你填补空白,而且这个价位的市场量很大,是最大的。如果你能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成本降下来,剩下的成本我来管,我们一定能在市场上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才有后来,尚界第一款车型,半月就找齐供应商的事。
不用怀疑上汽集团在资源整合、供应体系成本控制的能力,毕竟2024年被比亚迪超越之前,上汽集团的年批发量连续18年国内车企第一;而短时间内,抛弃“灵魂论”,与华为“联姻 ”,也确实有为自己新能源转型加速快跑的打算,去年上汽集团的销量401万辆,累计同比下滑 20.07%;而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仅9.9%,远远落后40.7%的大盘。而凭借华为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在市场打下的标签、渠道效应和溢价能力,加上上汽的大厂品质作背书,确实有后至先发的红海翻盘可能,三款尚界产品的年销目标为50万辆,可见双方对新品牌抱以很大期望。

当然,在20万以下新能源市场,“迪王”比亚迪拥有绝对话语权,尚界上市之后,首当其冲要直面王朝网、海洋网矩阵车型的挑战,而此区间的小鹏、乐道都是厉害的主,其中小鹏G6就打出“换代增配降价”的招,市场反馈相当好;如果尚界涉猎增程,那么对手还多了零跑、深蓝、领克、阿维塔等;所以不同“四界”,尚界更要祭出“性价比”作为杀手锏。
800V高压平台、最新鸿蒙OS 4.0车机系统,会用上吗?从谍照看一个激光雷达,能呈现多少成乾崑智驾多少成功力?你希望尚界第一款车,把配置拉满?还是走高性价比策略,甚至15万多起售呢?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评论(5)
不是怕丢灵魂吗?
华为为什么总是离不开"界"
鸿蒙智行是什么鬼(・◇・)?
上汽很努力嘛
能不努力吗?再没活干员工都快跑完了
上汽很努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