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不点名批评某些车企:虚假宣传,恶意抹黑,恶性竞争

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不仅会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遂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严格市场监管,严查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护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份额。

国家发改委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及时通报不正当竞争的典型案例。


观点

此次为官方不点名批评某些车企,但是国家发改委的态度是明确的;如果相关企业还不收敛的话,下一步则将是被“及时通报”的点名批评。

当下汽车行业有三个不容忽视的恶性现象,首当其冲的是恶性价格竞争!看似价格竞争能够通过降低商品价格的方式刺激市场活力,实则贻害无穷;因为价格竞争拼的不是企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而是资金是否雄厚,于是一些研发型企业则无法在恶性价格竞争中生存——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无疑是行业技术发展的停止和倒退。当少数企业通过恶性价格竞争的方法成为寡头之后,其事实上掌握了商品定价权,届时必将会挥舞其“收割的镰刀。”

且恶性价格竞争难免造成汽车产业上中下游企业的倒闭潮,大批员工降薪或失业,其影响的将不再仅是汽车市场秩序;同时会造成汽车市场消费能力的下降。


恶性竞争、虚假宣传是某些车企的恶习。

曾经的车企至少还会通过第三方的渠道和角色来进行“软广;”而现在的某些车企自行培养“KOL”进行品牌宣传,其角色多为企业内部人。由于背靠资金雄厚的企业,这些“企业KOL”往往口无遮拦,相关监管机构面对复杂的企业架构,对于类似的恶性竞争、恶意抹黑,甚至虚假宣传的行为往往有心无力;抑或者存在地方保护而视而不见的情况。

那么被恶意抹黑的企业又难免要面对相关企业的地方保护难题,被恶意抹黑也难以通过正常流程去反馈和解决问题。

最终只有用相同的方法还击。

久而久之,汽车资讯圈必将乌烟瘴气,对于汽车消费者而言,购车信心也难免被动摇。


“汽车场变成舆论场”是必须要重视的现象,恶性价格竞争遗祸甚远,其动摇的将是行业基础;同时因价格竞争而被动降低品质的汽车产品的出口也将遇到一系列难题,所以不论是恶性价格竞争还是恶性营销竞争都应当严格禁止。

同时应当从零售端开始监测,严禁汽车零售企业进销倒挂。

生产制造企业则应当更加重视员工权益,禁止企业以压榨人力成本的方式搞低级价格竞争;或可通过车辆分级征收购置税的方式刺激生产制造企业转向技术研发,包括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此保证生产企业可持续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汽车产品。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377)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 底盘,如果属实算一个(实际上以麋鹿测试成绩可见一斑),碰撞测试和麋鹿测试呢?事实上雪铁龙在这方面一直是靠前的,不过没什么人关注这个。

    麋鹿测试那不是esp标定够高动能回收开够大就能随便出成绩的?在雪铁龙还卖的好的年代各个外企大多赛事里洗礼出来,底盘调教功力差不多,不过是各有特色罢了,所以没什么人关注,你真以为造个车就是随便砸点钱造个老头乐出来连一点量化的测试都没有,随便营销一下就能有人来买啊

  • 底盘,如果属实算一个(实际上以麋鹿测试成绩可见一斑),碰撞测试和麋鹿测试呢?事实上雪铁龙在这方面一直是靠前的,不过没什么人关注这个。

    麋鹿测试现在不就是esp标定够高动能回收开够高就能随便拉高成绩的?你说的没人关注这个底盘,是因为以前雪铁龙在中国还能卖的好的年代,各个外国车企本身底盘就没几个牌子调的差的,都是赛事里赛道里洗礼出来的,大家水平都查不了太多,更多是各有特色,所以没啥人关注,你真以为人家随便投点钱造个老头乐就能随便卖啊

  • 底盘调教也算技术吧?小米底盘调教在国内是一流的,你要非说byd云撵的话那u9为什么上赛跑不过小米啊

    底盘,如果属实算一个(实际上以麋鹿测试成绩可见一斑),碰撞测试和麋鹿测试呢?事实上雪铁龙在这方面一直是靠前的,不过没什么人关注这个。

  • 价格战说的就是比亚迪,牺牲利润

    恶意抹黑别人、虚假宣传说的就是华为!

  • 不懂车就不要装,会被人笑的

    那我问你没有尾箱的桑塔纳是两厢车还是旅行车啊

查看全部377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