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书页展开《二汽建设动员令》的历史,沉睡的万吨锻压机披着斑驳锈衣,初代军车EQ240依然留存着冲锋的姿态……在东风汽车博物馆的长廊里,那些“聚宝包建”的峥嵘岁月、“芦席棚里”的创业传奇一一重现,象征东风人“照亮中国汽车工业征程”的精神火炬再次燃起。

东风汽车博物馆
3月26日,中部地区首座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东风汽车博物馆正式在湖北十堰开馆。这是中部地区的首座汽车博物馆。该博物馆以“打汽车工业翻身仗”为展陈主线,设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国二汽、工业之光”“走出大山、兴国逐梦”“开放合作、发展跨越”“汽车强国、卓越东风”五个单元,“强军有我、科技跃迁、三线岁月”三个专题展区,展出2000余件珍贵展品,系统梳理了东风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同频共振的发展脉络。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在致辞中表示:“建设东风汽车博物馆,就是为了总结展示东风的奋斗之路,反映中国汽车工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沧桑巨变,凝聚建设汽车强国的奋进力量。”
1969年,东风以“三线建设”为起点,在十堰从零开始打造中国首个自主汽车工业基地。50多年里,东风公司从军车到民品,从卡车到商用车,从轿车到乘用车,从国内到海外,特别是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智能驾驶持续转型,完成一次次布局和破局。

EQ240展品中,中国第一辆完全自主制造的军用越野车——EQ240投产于1975年,这是第一代“东风人”在芦席棚车间里,靠着双手敲打出来的,打响了“中国军车的第一品牌”。

EQ140
改革开放后,当时的二汽率先实现“军转民”。20世纪80年代,这款EQ140民用卡车在国内运输市场的份额占到三分之二,为国民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12000吨锻压线模型馆内展示了一个用半吨黄金换回的国宝线——12000吨锻压线的模型。1976年,进口自德国,这是当时世界上制造的第一台万吨锻压机。如今,东风汽车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三个跃迁,一个向新”的战略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等领域继续引领行业变革,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于:国资报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