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比亚迪汉L和唐L的预售发布会,全世界有没有被震撼到我不知道,但反正自己是再一次被震得来头皮发麻。
你想啊,当一辆电车和一辆油车同时驶入服务区。结果电车花了20多块钱,充了400km的续航里程,屁颠屁颠地先出来了;而这时,花了200多块钱,还在等着工作人员拔枪盖油箱盖的油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虽然这种事儿听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置信,但这其实正是如今汉L、唐L在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加持下的场景再现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比亚迪是如何实现“兆瓦闪充”的呢?

简单来说,只要你集齐了全域1000V高压架构、1000A充电电流、10C充电倍率的电池包时,就可以召唤出1000kW的充电功率了。并且根据目前比亚迪所发布的补能视频来看,1000kW的峰值功率还能够在Soc较低时得到一个持续输出,最终实现充电1秒钟,补能2km,充电5分钟,补能400km左右的实测成绩,超越了理想、蔚来、小鹏等一众打着快充、超充旗号的新势力品牌。

理想MEGA的800V高压平台,小鹏X9的全域800V架构,蔚来ET9的900V高压平台,乍一看它们和全域1000V高压架构只是数字上的大小关系。不过实际上,800V、900V高压平台只需要让电池电压,在理论上达到800V和900V就行了。而全域800V却需要整车均采用支持800V电压,包括电机、电池、电控,甚至空调等在内的电气系统,以及SiC碳化硅才行。

因此,为了实现全域1000V,比亚迪不仅通过改善电池材料体系、短刀电池的叠片工艺以及侧出极柱设计等,降低电芯内阻以及产热,得到10C闪充电池以外。还专门研发出了能在1000V工作电压下稳定运行的“三万转电机”,以及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等多个“全球量产之最”的专项配置,最终组成了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
所以尽管800V、900V和1000V之间最多也就差了200V,但实际上三者却是从半导体芯片开始,就已经拉开差距的本质不同。然而落实到产品层面,汉L和 唐L的预售价格依旧没有任何一台车超过了30万元,而且根据比亚迪的一贯风格,正式上市价格还会更低,不得不感叹迪王成本控制的手段,像蔚来、理想这样依靠大量供应商的车企,不说望洋兴叹吧,但也是望尘莫及的地步。
有了全域1000V高压架构,接下来的1000A充电电流就相对简单了一些。借助自己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生产商的身份,比亚迪给每个兆瓦闪充站配备了一个主机以及一个储能柜,以满足不挑地方,不挑电网容量的需求。

比如说,乡村的电网的承载力普遍没有城市中的电网高,那么兆瓦闪充站就能在低峰时段,通过储能柜提前存储好一定的电量,然后再在车辆进行兆瓦闪充时进行峰值1000kW充电功率的电力释放。当然,这套设备同样是自产自供,所以成本嘛,你懂的!

不过就目前规划来看,兆瓦闪充站将会率先在重要地点试点后,才会进一步进行范围辐射。但千万别觉着少,目前官方给的具体数字是4000+座兆瓦闪充站,注意是兆瓦闪充站,而不是桩,桩只会更多啊。并且比亚迪已经和中石油、中石化有补能方面的深度合作协议,同时兆瓦闪充技术的开放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到闪充站的队伍当中来,所以兄弟们别急啊,咱们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那么如果说阿达西,你已经下单了汉L、唐L,也完全不用因为这事儿着急,毕竟除了能用兆瓦闪充桩以外,比亚迪的双枪充电技术与“智能升压”技术的赋能,还能让全国85%的充电网络都可以为你提供远超其它车的充电速度。

从10万元不到就能享受到的天神之眼全民智驾,到才开完发布会不久的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灵鸾”。比亚迪每一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引领者,每一次都是勇入无人之境的探索者,而从作为整个历程的见证者,我本应该早有一种身处历史洪流,遇到大事儿了还能心平气和地说与各位的沉稳感。但奈何,比亚迪每次整的活儿都太大了,大到了开创全球先例,大到了改变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的地步,所以怎叫人还能沉住气,怎叫人还能不自豪呢?
各位,欢迎进入全域千伏架构,欢迎来到兆瓦闪充时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