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10分钟,续航1000km?这技术何时普及

假如时间回到2015年,你能想象得到仅仅10年不到的时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会发展如此迅速吗?2024年,国内的新能源渗透率首次突破了50%,并且持续数月。

无论是纯电车型还是插混车型,亦或是换电车型,各自都许多优秀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就是如此蓬勃发展的产业,却仍然有人不看好,而他们不看好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觉得新能源车型,在补能以及续航达成率上仍有劣势。

但就在3月17日,比亚迪发布了比亚迪超级e平台以及1000V超高压电子电气架构,并首次带来了「兆瓦闪充」的概念,充电倍率达到全球量产最高的10C。

既然有了如此快速的充电技术,那么电池也需要跟上脚步。这个时候「固态电池」再次被频繁提及,只要这项技术能有所突破,那么新能源车型的普及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那固态电池的研制,如今有「时间表」了吗?


半固态电池已上车

早在2021年,岚图汽车就推出了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并将其批量应用于梦想家和追光等热门车型,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在当时来说确实是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随后在2024年,岚图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完成装车验证,但仍未得到量产。而到了最近这段时间,岚图启动了第三代固态电池的技术迭代,将提升充电倍率、热安全性、保持电池稳定性作为发力重点。

据悉,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将在保持300Wh/kg的能量密度基础上,充电倍率提升至3~5C,电解液含量0%,并可实现极宽温域运行。

此外在2024年4月,来自上汽的智己汽车宣布将率先量产固态电池,并将这块电池命名为「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自称是业界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

这块电池的量密度为368Wh/kg,目前搭载在了 智己L6上,官方宣称其峰值充电功率达到400kW,车辆的CLTC续航里程也超过了1000km。智己在L6发布时宣称,使用这块电池的光年版车型会在2024年10月开启交付,但实际上截止发稿为止,这一版本车型仍未正式交付。

同时熟悉电池技术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块「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仍只能被称为半固态电池。从物理角度来看,这块电池的确使用了纯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无隔膜,确实符合固态电池的标准。

只是它还是保留了5%液态电解质,哪怕这些润湿剂只是为了降低阻抗,仍然使得它不能被称为固态电池。不过半固态电池的上车,仍然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正式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2025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试生产

2024年11月,本田了公开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该生产线位于日本栃木县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同时还将确定电芯的基本规格。

按照本田的计划,他们将在2025年1月启动固态电池试生产,而全固态电池旨在2020年代中后期投放的电动车型上进行搭载应用。

无独有偶,日系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家车企同样计划在近两年开始生产固态电池。其中,日产汽车计划在2025年启动试生产,目标是在2028年实现量产;丰田汽车则计划从2026年开始生产固态电池,并将在2027年推出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

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较早,拥有超过1300项专利,采用硫化物电解质路线,预计其固态电池能够实现1200公里超长续航里程,并在10分钟内充满电。同时日本政府还为其提供了1200亿日元资金以支持研发,不过丰田的产业链整合和量产能力仍面临挑战。

另外,奔驰近期也启动了全固态电池路测,搭载该电池的EQS测试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能量密度达450Wh/kg。其合作方Factorial Energy提供锂金属阳极技术,但量产仍需解决高成本和复杂工艺问题。


2026-2027年会是关键竞争节点

到了2026年之后,全固态电池将迎来关键的竞争节点,例如之前提到的上汽集团,就与清陶能源合资成立公司,首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将于2025年底完工,计划2026年四季度实现量产,其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

而来自广汽集团的广汽埃安,则宣布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搭载,届时昊铂品牌将率先采用这一技术。目前广汽埃安已完成30Ah大尺寸全固态电池的试制,能量密度达400Wh/kg,可以通过针刺、裁切和200℃热箱试验。

宣布在2026年全固态电池上车的,还有奇瑞汽车。在2024年的广州车展上,奇瑞就带来了一款名为“猎风”的概念车,同时它还是一辆搭载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的电动车,官方宣称其续航能力超过1500km。

据悉,奇瑞的全固态电池能够实现超过600Wh/kg的能量密度,甚至能够在零下30度保持1500km的纯电续航。

至于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头部——比亚迪,他们更喜欢「发布即量产」的做法。

根据官方信息,比亚迪已于2024年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的中试下线,并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电池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支持续航1000公里和10分钟快充,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量产上车。

而长安汽车同样会在2027年对固态电池进行量产,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长安汽车预计在2025年年内可实现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进入全固态电池装车验证阶段,2027年推动全固态电池逐步实现量产。

一众厂商将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锁定在2026-2027年,这两年也会是固态电池技术竞争最激烈的时间,「技术路线」和「成本控制」会是各家车企的核心挑战。


2030前年后固态电池或将普及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计,全固态电池2030年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出货量或达643GWh,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大家可以看到,多数车企计划2027年前后推出全固态电池车型,技术路线以硫化物或氧化物为主。但初期固态电池成本约为液态电池的3-5倍,需通过规模化降低,例如比亚迪就预计在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在一项新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原因尝新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技术成熟之后才愿意使用,所以固态电池在消费者中大规模普及,需等待2030年前后成本下降及技术成熟之后

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市面上的纯电车型都有着1000km甚至1500km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同时补能速度也有机会达到10C甚至以上的速率。没有了续航焦虑和补能焦虑之后,属于新能源车的时代将真正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