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朵校花香消玉殒!小米SU7车祸后爆燃,智驾惹的祸?

当春日的晚风掠过高速护栏,三具躯体蜷缩在 小米SU7的残骸中,仿佛被揉碎的蝴蝶标本。

这场导致三个女大学生死亡的悲剧,再次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推至风口浪尖——当技术狂飙的轰鸣,掩盖了安全底线的钟鸣,谁该为年轻的生命买单?

1. 三朵校花香消玉殒

3月29日晚上10点多,三名青春靓丽的应届女大学生罗某、李某和霍某,驾驶一辆小米SU7标准版,行驶在德上高速公路。

她们此行,是为了到安徽池州参加公务员考试。正当三人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时,她们不知道一场致命的倒计时悄然启动。

车辆后台数据显示,10点27分,车辆智驾系统NOA激活,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

在遭遇施工修缮路段时,主驾的罗某接管车辆,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小米SU7以97km/h的速度,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随后,车辆开始起火爆燃。

警方接到路过人员的报警赶到现场时候,前排主驾的罗某和李某已经失去生命体征。

参与急救的华瑞医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赶到时前排两人已经“烧没了”,场面惨不忍睹。后排的霍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可惜也不治身亡。

就这样一个交通事故,夺走了三个鲜活的生命。

2. 车祸后的逃生困局

事后之后,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上发布了声明,提供了车辆相关的信息。不过,依然有很多疑惑有待解开。

首先,小米申明中没有提及事故车辆的AEB状态。

众所周知,在识别到前方障碍物时,汽车通常还会触发AEB功能,自动触发刹车制动,帮助避免或减轻事故后果。

有观点认为,小米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另外当时车辆时速超100公里,AEB存在没有触发可能性。

其次,小米申明中也未回应受到外界关注的车门是否及时解锁的问题。

有自称车乘人员家属的人士表示,车辆撞击护栏导致车门锁死,电池爆燃导致驾乘者无法逃生。

根据国标,车辆发生碰撞时所有车门应自动解锁。车辆严重碰撞后可能导致断电,车门就无法无法自动解锁。

据悉,小米汽车车门内饰板下方,配有配有应急拉手,断电时也能打开车门。当然,若碰撞剧烈,车门机械变形严重,即使解锁了或者用应急拉手,也很难打开车门逃生。

3. 都是智驾惹的祸?

死者罗某的母亲张洁认为,小米智驾对这起事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洁表示,在事故之前,自己就告诫过罗某智驾不靠谱,但罗某却非常相信智驾,认为它比人开车还稳。

结果张洁一语成谶,罗某和她的两位女同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起事故的责任方该如何确定,我们只能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自2016年特斯拉推出智能驾驶功能以来,国内外已发生多起典型案例,这类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复杂性。

小米SU7标准版,没有配置激光雷达,属于纯视觉模式,晚上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智能驾驶系统的反应和效果,应该没有白天光线好的时候表现优秀。

就这次事故而言,从智驾系统发出减速请求、用户接管,到最终发生碰撞,全程仅有2秒左右。

这意味着,留给人反应时间极为紧迫。

若是车速不高的正常驾驶状态,2秒时间内可以做出反应,操控车辆避免和减轻事故后果。但也不一定就能完全避免事故,因为驾驶技术和状态因人而异。

事故惨烈,悲剧痛心,警钟长鸣。

我们呼吁车企们,在宣传自家智驾如何厉害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有任何夸大或者模糊的空间,以免给消费者造成可以完成信任智驾的错觉。

所有车主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无论车企宣传自家智驾有多牛逼,也都只是辅助驾驶,而非自动驾驶。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生命只有一次,千万不能任意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尚不成熟的智驾系统。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