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最近,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给出了一种答案。
面对智能化浪潮,吉利以“全域AI”为核心,打出了三张王牌——智能化、AI、安全,展现出这家中国车企“技术立身”的初心与野心。

智能化离不开算力支撑。早在2022年,吉利便建成星睿智算中心,以102亿亿次/秒的算力登顶中国车企榜首。但吉利并未止步,2024年联合阶跃星辰、千里科技等生态伙伴,推出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跃升至23.5EFLOPS,实现“万卡集群”的突破。这一算力规模全球仅次于特斯拉,为AI训练、自动驾驶仿真等场景提供了“超级大脑”。

算力竞赛背后,是吉利对智能化的长期投入。从“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到“智能吉利2025战略”,吉利始终明确一点:未来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算力+算法+数据”的闭环。而算力的领先,正是闭环的起点。
当然,如果说算力是智能化的躯干,那么AI才是智能化才是灵魂。吉利深谙此道,早在新能源转型初期便布局AI大模型团队。2023年,吉利与阶跃星辰合作开发多模态通用大模型Step-Video和Step-Audio,涵盖语音、视频内容生成能力。更关键的是,吉利将通用大模型与汽车垂类场景结合,例如通过A1-Drive大模型,每小时生成万公里级复杂驾驶工况,涵盖极端天气、特殊路况,使智驾训练效率提升30倍。
今年2月,吉利甚至开源这两款大模型,推动行业技术普惠。这一举动既彰显技术自信,也暗含生态野心——通过开放协作,加速汽车AI应用的标准化进程。

对于AI而言,数据是最重要的燃料。吉利目前拥有超750万辆L2级以上智驾车辆,累计行驶数据超百亿公里,规模居中国车企之首。这些数据不仅用于训练模型,更重构了研发逻辑。例如星睿AI云动力模型,通过实时感知环境温度、海拔、坡度等数据,动态优化能量管理,使混动车型油耗降低10%-15%,电混轿车百公里馈电油耗进入2升时代。
在智能底盘领域,吉利AI数字底盘凭借4毫秒的响应速度,实现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漂移,并将技术落地为“自动控车避险”功能。这种从数据到场景的闭环能力,正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体现。

当然,安全始终是吉利汽车一以贯之的理念。淦家阅在演讲中反复强调:“安全是技术发展的底线。”无论是135km/h的AEB刹停能力,还是G-AES通用障碍物避让功能,吉利的智驾技术始终以“安全平权”为目标。这种价值观,与其说是技术选择,不如说是吉利对“造车初心”的坚守——从燃油时代到智能电动时代,安全始终是刻在基因里的承诺。
从算力基建到模型开源,从数据闭环到安全托底,吉利的“三张王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方法论。在行业竞逐高阶智驾、拼杀价格的当下,吉利选择回归本质:以技术为矛,以安全为盾,走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长期主义道路。

正如淦家阅所言:“智能体验普惠”不应是口号,而是每个家庭触手可及的温暖。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树哥与你一起探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