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爆燃!是智驾还是电池惹的祸?


3月29日晚, 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3名鲜花般的女大学生当场身亡,令人扼腕叹息。

更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在于智驾和电池的安全性是否可靠,为什么会爆燃起火?以及事故发生后车门为啥无法打开?延误了抢救时机,即使是后排女孩被好心人破窗拖出来,送医无效死亡。

在为花朵般生命逝去而惋惜,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而痛心的同时,我们一起探讨下,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究竟是谁惹的祸?

首先是智驾,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光环和亮点。

再好再先进的智驾,也不过是摄像头和芯片的组合,沉淀时间极其有限,对复杂情况的判断,怎么能抵得上千百万年进化出来的人脑?我们不是排斥新事物,智驾目前有夸大宣传的嫌疑。人类大脑,从直立行走、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到刀耕火种,再发展到科技社会,这个沉淀时间绝对够长。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新能源车更像是大干快上的产物,大家都忙着跑马圈地,真要沉淀三年,黄花菜都凉了。更新换代有多快?比亚迪秦一年都更新三代了。智驾有多少时间容许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友商都在拼命往前冲,你说要沉淀,怕不是要自断经脉?

再先进的技术,也有出BUG的几率,哪怕是亿分之一。

说出来不怕朋友们笑话,我上高速连定速巡航都不敢用,生怕万一出了问题,刹不住车,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的情况?胆小不一定就全是坏事,小心驶得万年船,毕竟命只有一次。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尽管我们是社会的草,但我们是家里的天,为自己的安全负责,才是更爱家人,对家人负责任的态度。见多了惨烈的事故现场,越开车胆越小。

智驾做辅助就好,就当它是个导航,提前做个预警。敢把方向盘松开,车子交给智驾来开,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别说是现在的L2级,就是L3级和正在研发的L4级,万一失灵一次,都是会要人命的。

从“政策破冰”到“全民智驾”,普及自动驾驶注定任重道远。

其次是速度。

小米SU7提速快,出事故的这款后驱标准版,零百加速官方数据为‌5.28秒(700km)和5.7秒(830km),四驱版更百达到2秒78破百,相当于大几百万级的性能车。是个人都想着不飙一下子,都对不起这么快的提速。握住方向盘的时候,就得压制住心中的魔鬼。总之一句话,管住自己的右脚。速度上了百,就是装甲车也得出人命。

从小米提交给警方的信息来看,22:44:24秒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并开始减速,到25秒被接管,到28秒碰撞护栏,只不过才短短3、4秒钟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即使是30年驾龄的老司机,也得手忙脚乱,何况还是驾驶经验不足的女大学生呢?

更何况事发时是视线差的深夜,是高速路。俗话说“上道三分险”,夜晚的高速至少已经是5分险了。这么危险的路况我们首先不能车速过快,22:27:17秒时候车速已经在116km/h,完全是顶着限速开。

再加上高速有施工,这时候的路况就是8分险,得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和小心,坚决不能信任智驾,更何况还是不熟悉性能、借来的车子。

第三是电池。

锂是非常活泼的金属,燃烧度高、速度快、火焰宽、发热量大。为了保证长续航和快速充放电,锂电池能量密度很大,刺破后接触空气易燃烧,在硫酸上会快速浮动,燃烧并爆炸,在水中也燃烧不止。所以有很多案例,就是消防员叔叔也拿锂电池起火没辙,浇水也不能灭火,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自己烧完。

一句话,锂电池会燃烧是胎里带。目前的液体电池,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是三明治结构,也不过是为了保护+减震。电池发生剧烈碰撞故障时,如果排除车门变形原因,因为不能正常供电,导致内部无法开启逃生,或者机械拉手难以找到并拉开,说明设计还可能存在着致命缺陷。

碰撞后车子为什么起火?小米公司回应说目前还没接触到事故车,还没办法确定原因。

有人说了,固态电池能成功解决燃烧和续航、快充的所有问题。我们买的是车,不是当小白鼠,别拿着生命去赌科技靠不靠谱好吗?

又有人说,那电车不安全,我买油车好了。还是那句话,上道三分险。不注意安全驾驶,黄三太奶也救不了你。

有消息称,雷军及小米公司已经做出了回应,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家属的慰问,会配合警方调查,无论发生什么事,小米都不会回避,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赶赴现场。相信这些对逝者家属会有些许安慰。

三个活生生的女孩子,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凋零了。当科技改变生活的时候,享受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别忘了珍爱生命。

当互联网颠覆制造业时,更需满怀敬畏之心。科技是为了造福人类,不在于流量和粉丝。达者兼济天下,让每台汽车都浸润着对生命的尊重。

截止发稿前,家属说还没接到小米公司的联系,我们相信小米是有担当的企业,事实一定会大白于天下。做为车评人,我们也会持续关注调查结果。愿逝者安息!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