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事故令人震惊,各路人马众说纷纭,我想聊点不一样的,究竟是谁锁死了小米车门?
没错,这起事故导致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除了新能源车自燃事件本身带来的争议,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在于,小米SU7究竟有没有给足车主充分的逃生时间。

小米SU7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生自燃,“为什么车门会锁”成为最大质疑点?
不是洗地,单纯想跟大家分析一下这个简单的道理。
首先,截至4月1日,警方尚未公布车门状态的技术鉴定结果;
其次,小米官方也没有提及任何有关车门的讯息;

“车门锁死”,显然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大家似乎并不在意真相如何,已经在营销号的裹挟下,被迫涌入流量的战场。
社交媒体更是纷纷跟进,除了炒作热度外,还有打着替遇难者家属发声的旗号,肆意诋毁车企,甚至有营销号挖到雷军旧日言论,表示这个“电芯倒置技术”水分太大。
但我想说的是,与其急于在事故中站队,不如推动车企优化应急装置指引流程、加强用户安全教育——这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
至于公众,“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含金量仍在上升,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快速结论背后的利益驱动。
在雷军的回应中,并没有太多可参考的信息,更多的还是表明了小米和雷军的一个态度。

不论如何,三个年轻的生命已经永远定格在2025年春天的夜晚,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生命不会重来。期待监管部门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将“不得散布虚假信息”的条款落到实处,不要让舆论暴力成为“车门锁死”的始作俑者。
最后我想说,2025年被誉为智能驾驶的元年,可以说现在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全面智驾时代,智驾的事故可能还会增加。车企对于消费者过度营销可能成为诱因的同时,车主真的加强对于智能驾驶的学习教育了。记住,智能驾驶不管车企叫这个功能什么名字,它就只是个辅助功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