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造车新势力3月交付数据相继出炉。令人瞩目的是,此前稳居第二梯队的零跑汽车以37,095辆的单月交付量首次登顶新势力榜首,同比增长超154%,超越理想、小鹏等品牌,成为行业最大“黑马”。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零跑自身的历史纪录,更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革。

交付狂飙:技术迭代与爆款车型双轮驱动
零跑的爆发并非偶然。其核心车型C系列持续热销,尤其是C16,累计交付突破5.5万辆,稳居中大型6座SUV市场第一,成为15万-20万元价格带的“现象级产品”。

而今年3月,全新车型B10的预售进一步点燃市场热情:预售48小时内订单量突破3.17万辆,其中70%用户选择了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版本,售价仅13.98万元,创下行业激光雷达车型价格新低。
B10的成功源于零跑LEAP 3.5技术架构的突破性升级。该架构通过中央域控设计,将三域控制器整合为单一模块,线束长度缩减至996米,能耗降低25%,并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与禾赛激光雷达,支持高速NOA、通勤记忆泊车等功能,硬件配置对标50万元级车型,却以12万级价格实现“智驾平权”。
长期主义:全域自研与成本定价构筑护城河

零跑逆袭的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技术深耕。自2015年成立以来,零跑坚持全域自研战略,自研自造比例高达整车成本的65%,涵盖电驱、电池、智驾系统等核心领域,推出行业首个八合一电驱、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及“四域合一”电子电气架构,累计专利申请量超3,600项。
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技术壁垒,更通过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例如,B10的电池底盘一体化架构使能量密度提升18%,结构强度增强30%,而自研零部件成本较外购降低25%。2024年,零跑毛利率从0.5%跃升至8.4%,并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企业。
战略布局:全球化与朋友圈双向拓展
零跑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其B系列车型定位全球化,计划于2025年中推出出口版本,并推进欧洲工厂选址,目标2026年实现本地化制造。与此同时,零跑通过技术输出拓宽“朋友圈”: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开发海外市场,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协议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三电技术外供已获10余家车企定点。

目前,零跑的产品矩阵覆盖6万-30万元全价格带,2025年目标销量50万-6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目标5万辆,较2024年增长近4倍。
写在最后:
零跑的崛起折射出新能源汽车竞争逻辑的转变。当行业陷入“配置堆砌”与“降价内卷”时,零跑以“技术减本+成本定价”模式,将高阶智驾、长续航、高安全性等核心价值下放至主流市场。从2019年月销不足千辆到如今登顶新势力,零跑用行动诠释了“慢即是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