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BMW 3系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0周年纪念。过去的半个世纪中,BMW 3系的一次次蜕变都令其智能进阶、驾趣升级,充分满足各时代用户对驾驶乐趣的追求与向往。为致敬经典,回溯50年的运动标杆,宝马特为中国用户隆重推出2500台新BMW 3系50周年限量版车型。


新BMW 3系50周年限量版从设计上展现出运动标杆的魅力,多项动感十足的配置首次配备于国产3系车型。提供两款专属涂装:磨砂纯灰和闪电紫,两款全新样式的19英寸专属轮圈。内饰方面,国产3系车型也首次采用了Alcantara材质方向盘、座椅和门板,并且配有方向盘12点钟红色回正标和50周年限量款碳纤维内饰条。新BMW 3系50周年限量版还在B柱、换挡杆区域和全车座椅靠背呈现50周年专属纪念标识。



诞生于1975年的BMW 3系,始终以时代ICON和创新先锋的身份活跃于车坛。早已成为日常精彩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性感而非凡,以下就是我们热爱它的七个理由。
01. 惊人的适应性
地球上还有哪款车能像BMW 3系那样为驾驶者带来如此多重的丰富含义,又有谁能用50年的成就超越了一些“古老”品牌在一个世纪里积累的成就?从节油的柴油款到符合赛车认证的特制运动版,从房车锦标赛冠军到敞篷车、双门轿跑、四门轿车乃至旅行车,BMW 3系可以拥有不同的身份,并在每个领域作出优异的表现。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每一款BMW 3系车型都保有着一脉相传的个性与感受。

50年中,BMW 3系总是能跟随着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文化的变迁翩翩起舞,并且偶尔迈出几步令人称道的舞步。比如通过为车辆配备xDrive四驱系统,在不损失后驱车型所能提供的驾驶乐趣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3系施展魔法,令柴油车型摇身一变成了善于奔跑的运动员,随即,它又在我们想要拯救地球母亲、节省燃料、照顾好荷包的时候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

也正因为如此,当首款BMW 3系纯电动车问世时,我们丝毫没有因为它看上去好像不那么3系而焦虑担心。它说,“电动?我同样在行。”我们说:“你没问题!”
02. 完美的驾驶姿态
如今,汽车市场的潮流似乎都在推崇更高的坐姿设计,但只有BMW知道,低重心座椅在将驾驶者与他所操控的车辆有机联系起来的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举个例子吧,尽管我的320i是2009款,但它依然提供了跑车般的坐姿。

如果非要让脑袋顶着车顶,你可以把座椅升高。但我还是建议你选择更有趣的方式,也就是轻轻扳动座椅侧面的调节杆(手动调节的过程总是让人更有感觉并且可以将座椅放得更低),让自己瞬间在车内消失——如同刚刚从007电影大反派那里接受了任务,将自己悄悄地藏在了鲨鱼池底,你的臀部会降得比膝盖还低,双腿尽情向前伸展……多么完美的坐姿!踏板的布局同样照顾到了驾驶者的本能与习惯,脚感坚实的刹车踏板与油门踏板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方便你的右脚脚尖迅速挪去刹车踏板,同时脚跟在油门踏板上进行操作(赛车手们常说的“跟趾动作”),在降挡与减速时保持车辆的平衡。

方向盘的伸缩和角度调节范围的设定也是出于类似的考虑,换挡杆恰好位于距离方形盘不远的位置……这一将驾驶者视为赛车手的设计理念——或者说是对赛车基因的深度提炼——被巧妙地应用在一款家用轿车之上,成为了这一拥有出众操控能力的中型轿车最容易被忽略的成功因素。
03. 它是赛车世界的传奇
M3车型擅于征战赛道,性能强悍并且屡创佳绩——这一点尽人皆知。但普通的3系同样也会在赛道上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在不断进化的英国房车锦标赛(BTCC)中。它的对手既有四驱的奥迪车型,也有平淡的前驱选手(除了日产Primera还能有谁),以及“仅仅做了些优化的”阿尔法·罗密欧155s,而BMW 3系不仅能融入其中、还总能在最后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于它完美的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这让它在被推到操控极限时依旧保持着优雅的身段,并因为在比赛中表现得过于游刃有余、制造了太大悬殊,而一边听着主办方说着“看在上帝的份上你能稍微慢点吗”,一边默默接受让分系统的不公平待遇。

BMW 3系的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伟大的赛车手和经典涂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史蒂夫·苏柏和他驾驶的由漱口水品牌Listerine赞助的318is。这台车、这位车手以及著名赛车评论员穆雷·沃克在一段记录1992年BTCC赛事的视频中,因为沃克的那句“克莱兰(通过竖中指的方式)说‘我要成为第一’”成为了永恒。

在1992年10月那场疯狂的比赛中,约翰·克莱兰驾驶他的沃克斯豪尔Cavalier疯狂地阻挡试图超过他,从而确保队友能够获得冠军的苏柏,但最终毫不退让直到两辆车在第二次直接碰撞后一起退赛。这个故事也验证了一句经典:一“弯”难容二虎,即使其中一虎是BMW 3系。
04. 扮猪吃老虎的跑车
M3有着能与保时捷911 Carrera一较高下的能力,这一事实令人倍感意外。毕竟,M3不过是那款量产车型318i的升级款,而911 Carrera则是一台起价10万英镑的纯血跑车。

更重要的是,911这类跑车往往需要牺牲舒适性来换取纯粹的驾驶乐趣。所以这些跑车既装不下更多的家人或朋友,也不可能容纳体积庞大的行李,而这也成就了M3的小众市场。M3的价格也要比那些纯血跑车厚道得多,使用成本相对低廉,这一切都令M3更具竞争力。将M3与那些跑车进行这样的对比绝非刻意抬举,事实上,M3自身足够强大,完全可以与真正的跑车一决胜负。

BMW M3系列装备的经典直列六缸发动机和V8发动机在表现上与全球发动机的翘楚们(最早期的四缸版本除外)不分伯仲。当年曾在赛道上与911 GT3激烈抗衡的E46 M3 CSL的二手价格甚至已超过当时的售价,有时甚至突破10万英镑,而BMW目前提供的M3旅行版更是3系历史上空间最为宽敞的车型。总之,在将跑车的纯粹驾控体验与日常实用性融合这件事上,BMW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05. 入门款也乐趣十足
BMW总是不遗余力地向你推荐其xDrive四驱系统、六缸引擎甚至M3车型(它们确实很棒),但即便是入门级的四缸车型也拥有极佳的驾驶平衡感和精准的调校,这同样是其他品牌入门级轿车难以企及的高度。选择一台后驱、四缸、没什么选配的3系车型,意味着你收获了3系中最轻的车型。它的前轴承受的重量更轻,车轮的尺寸也更小,从而减了少簧下质量。以318i为例,它的整备质量要比M340i轻225公斤。

2017年改款的320d在我最钟爱的乡村公路上有着让我痴迷的表现,它的转向精准流畅,前轮紧紧抓住路面,灵活性与平衡性有机结合,确保动力能够被源源不断地用于奔跑。

但在今天,真正能将性能、价格和动态表现完美结合的BMW 3系车型当属最新一代的330i。诚然,它的定位介于入门级与高端版本之间,但凭借如今的四缸动力,后驱布局以及少见的限滑差速器(LSD),2019年我驾驶这款车穿越多洛米蒂山区时,它所带来的驾驶乐趣让我一度怀疑BMW的工程师该如何打造出比它更强大的M3版本。
但最终他们做到了。我并不为此感到意外,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并不刻意追求运动性能的3系,也会带来令人满意的驾驶乐趣。
06. 它是格调大师
1975年,《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是否加入欧共体的全民公投时,曾以初代宝马3系的图片为证,诠释“成员国身份”带来的切实红利。那时,小巧的家用轿车Morris Marina还没有停产,而紧凑的BMW则代表了技术上的先进与文明进化。它现代的造型散发着机敏聪慧的态度——用德语更准确地来形容,就是“充满Fachwissen(实用的知识)”。第一代3系的设计语言由1961年的“新级别”(Neue Klasse)系列演变而来,并延展到了后续的02系列,它有着醒目的腰线、宽阔的车窗、简洁利落的造型。

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造访位于慕尼黑的应用艺术博物馆,并且和那里的馆长先生成了朋友。不错,他开的就是一辆BMW。BMW的包豪斯设计美学无疑是这家博物馆收藏的家具、产品设计作品在博物馆之外的投射。今年,一本商业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德国工业衰退的文章,而这篇充满感性、情绪悲观的文章的配图竟然是一辆卡通风格的BMW 3系。这张插图所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这款美丽得如同一台博朗食品搅拌机的汽车,代表着德国工业设计艺术的巅峰。
07. 与直列六缸发动机完美结合
至少在最开始,第一代BMW 3系并未搭载六缸发动机。如今,大多数新款3系车型也已不再标配六缸。但毫无疑问,将六缸发动机装配到3系上,就像在蛋糕里加入一层奶油般丝滑,底盘令人印象深刻的顺滑表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完美的结合。
无论是涡轮增压柴油机、自吸式汽油机,还是双涡轮增压的M系列发动机,BMW的直列六缸发动从未让人失望。直列六缸的设计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布局,平衡性远胜V形六缸或四缸发动机,而BMW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们一直在磨练着打造出众六缸发动机的技能。

直六发动机也构成了我对BMW 3系美好回忆的核心。比如那辆在新西兰乡间公路上牵引着E30 325i冲上陡坡的M20发动机,或者是我挚爱的E36 M3上配备的能够发出浑厚音色的S50B30发动机。如今,双涡轮增压的S58发动机成为了新款M3的核心,而M3 CS版本的发动机甚至能爆发出405千瓦的强大功率,与1977年的BMW 320所使用的六缸发动机那可怜的90千瓦动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将直列六缸发动机和紧凑型BMW车型结合,构成了3系历史的重要部分。

历经50年的岁月洗礼,BMW 3系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七代车型已在全球市场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豪华车型,之后,我们会为大家细数历代经典,看BMW 3系如何历经半世纪铸成“运动王者”,敬请期待。
文 / Chris Chilton、Ben Barry、Ben Miller、Stephen Bayley
译 / MissMe
图 / BMW archive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