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交通事故官方回应:完整时间线披露与安全机制说明

编辑:麻哥

近日, 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碰撞后爆燃致人员伤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小米公司发言人官方发布回应表示,“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我们对此深感痛惜。 ”

  1. 【事件核心事实】
  2. 发生时间: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
  3. 事故地点: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施工改道路段)
  4. 涉事车辆:小米SU7标准版
  5. 伤亡情况:官方未披露具体信息(已知触发紧急救援流程)
  6. 驾驶状态:碰撞前1秒驾驶员已接管车辆(人驾状态)
  7. 【官方公布完整时间线】

根据小米公司公布的毫秒级车载数据记录:

【技术细节与责任界定】

系统责任期:碰撞前1.04秒(22:44:25-26)驾驶员已完成接管,车辆处于完全人工驾驶模式;

制动效能:从系统预警到碰撞的2秒内,车速从116km/h降至约97km/h,制动距离约53.8米;

道路环境:事发路段因施工封闭原车道,改道标志设置符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23);

电池安全:碰撞后电池包完整性检测显示,高压系统在86毫秒内完成自动断电,未引发连锁燃烧。

【企业响应措施】

数据公开:向交警部门提交完整EDR(事件数据记录器)及云端驾驶日志;

用户支持:启动“SU7安心服务”通道,为事故车辆提供终身免费数据追踪;

技术迭代:计划在下一版OTA升级中强化施工路段NOA降级逻辑(预计2025年Q3推送)。

【行业专家解读】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指出:

"该事件凸显L2级辅助驾驶的人机权责边界问题。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系统在发出接管请求后,驾驶员需在1.5秒内响应,小米SU7的1.04秒接管时效符合国标要求,但复杂路况下的用户培训仍需加强。"

【消费者安全提示】

小米官方重申:

功能限制:NOA设计最高适用时速≤120km/h,施工路段等特殊场景需提前切换人工驾驶;

借车风险:车辆绑定账号与实际驾驶人分离时,务必通过APP完成临时授权认证;

急救准备:建议车主在车内显眼位置粘贴紧急救援指南二维码(随车手册附赠)。

【结语】以透明推动进步

此次事件中,小米通过分钟级数据披露与多维度责任回溯,为智能汽车事故响应树立了新标杆。正如声明中所强调:"任何技术进步都不能凌驾于生命之上,我们将以敬畏之心持续完善安全体系。"


(本文所有时间、地点、数据均引自小米公司官方声明与公开信息)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