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118万台,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快速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在日前举行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表示。
赛力斯自2016年入局增程技术研究以来,赛力斯的增程器如今已迭代至第五代,其油电转换率已经超过3.6kWh/L,最高热效率达44.8%。
凭借里程无忧、智能便利、高效节能等综合优势,近年来,增程车型在新能源市场占比不断增加,大量主流品牌加入增程技术阵营,特别是在中型及以上车型市场,备受用户喜爱。

段伟表示,未来增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将颠覆传统增程架构打造从燃烧到电力的全新模态、AI赋能实现增程主动智控与用户深度交互等,追求“油”电同感、“油”电同价能使增程技术路线在未来的生命周期越来越长。
增程市场迎来爆发期
段伟在发言中称,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也非常令人瞩目。“2019年陆续有产品导入市场以后,最近几年几乎都是接近三位数的增长,整个增程式电动汽车在2024年已经达到了118万台,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快速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到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超过40%,其中增程式汽车销量达118万辆,成为增速最快的技术路线。在25万以上中高端市场,25万以上增程式电动车销量达到71万台,同比增速63%,增速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这也意味着,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更青睐增程式汽车,增程式汽车已成为高端品质、科技豪华的车型的首选。

段伟指出,增程技术路线以架构简单、拓展性强、智能化潜力大等优势,正在受到行业推崇。
根据赛力斯的调研,问界67%的用户都有家充,充电方便,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了增程,说明他们不愿意承担里程焦虑及补能等待,增程技术很好地满足了他们对于便捷出行、高效出行的需求。
在用车过程中,100%纯电驱动能带给用户愉悦的驾驶感,数据显示问界用户70%的行驶里程和85%的行驶时长采用了纯电模式,便利用车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仅2024年一年减少碳排放达102万吨,相当于植树9032万棵,环保收益显著。
增程技术路线既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以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技术闭环。
增程技术的加持也让赛力斯受到用户欢迎。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显示,搭载赛力斯超级增程技术的 问界M9获得混动大型SUV用户满意度第一名,问界M7获得混动中大型SUV用户满意度第一名。

深耕增程技术,赛力斯五次迭代
早在2016年,赛力斯就已经开始研究增程,为了解决用户痛点,当时增程技术主要解决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为主。段伟透露,当时赛力斯在研发时考虑到:纯电驱动不仅仅是架构上是纯电驱动,更应该是体验上全时的纯电驱动,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电力输出和保电能力;同时纯电车的NVH体验,在增程工况下要有优异的NVH表现;最后还要有良好的经济性,适用于全工况、全场景。
在此方向下,赛力斯在行业内首推了1.5T四缸发动机和大功率发电机作为底层架构研发全域适配的增程器。
到2021年推出的第三代增程器后,赛力斯在行业首推并聚焦油电转换率,油电转换率达成3.2kWh/L,提高了经济性。2023年发布的第四代增程器,以NVH优先为原则,实现了多场景无感发电的优异表现。

2024年,赛力斯又在广州车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公开资料显示,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基于“赛翼(C2E)增程架构 ”与“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打造,新一代增程器的诞生,是效能的跃升,油电转换率从3.2kWh/L提升至3.6kWh/L以上,量产发动机热效率达44.8%,达行业领先水平。日前上市的2025款M9车型便搭载了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
同时通过AI赋能的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将增程器可感知噪音频次降低90%。赛力斯还基于大数据,建立以声品质为核心的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执行标准评分流程对下线的车辆进行高效检测,AI赋能全析声鉴智慧系统,确保100% NVH一致性,树立品质标杆。

“C2E(赛翼)架构 +RoboREX智能控制技术,打造静谧无感、结构紧凑、高效节能的极致体验,让增程系统由过去的基于规则工作的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智能控制方法的主动工作模式,开创能源动力系统直接触达用户的先河。”段伟说。
段伟介绍,全新一代超级增程系统获得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按照严苛标准评比的001号“乘用车增程器综合性能之星”认证证书,各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对于增程技术的未来,段伟表示,赛力斯将坚持融合发展的技术进阶方向,更加紧贴用户需求,结合AI技术,提高研发的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探索和研究新型扭振抑制算法、主动减振技术、主动降噪技术,以进一步减小增程和纯电车型之间的噪声差异,实现“油”电同感。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热效率、探索低成本低碳、零碳灵活燃料开发,促使成本达成“油”电同价。此外,赛力斯还将以AI赋能的超级智能增程系统为目标,利用多燃料兼容和多模态交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