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月狂飙2.9万台,下半年产品矩阵已完善,距离盈利又近一步?

刚刚进入4月,各大新能源品牌就拿出了自己的成绩单,而在新势力品牌阵营中,小米的表现颇为亮眼,以交付超29000辆的业绩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小米品牌单月的交付纪录,更展现出销量快速攀升的势能。小米品牌虽然成立仅一年时间,但凭借首款车型SU7的强势表现,目前已经在国内新势力阵营中站稳脚跟,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看看小米汽车3月的表现。

从具体车型表现来看,SU7系列仍是绝对主力,目前累计订单已突破32万辆,交付量达18万辆,剩余订单量仍保持在14万辆以上,订单的积压也显示出SU7的火爆。值得注意的是,3月中旬上市的SU7 Ultra版本在发布后2小时内即收获超1万份大定订单,其81.49万元的定价区间突破了品牌原有价格带,标志着小米汽车成功切入高端性能车市场。

从目前小米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要想进一步提升销量,产能提升是核心关键,北京超级工厂目前通过双班生产模式将月产能提升至3万台级别,二期工厂建设进度过半,规划年产能15万辆,预计2025年中投产后将显著缓解交付压力,而小米官方也表示今年有信心达成年产35万辆的目标。之所以有如此底气,还是与小米自身稳健的财务表现有关,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小米24年全年营收达到3659亿,同比增长35%,而汽车等创新业务营收达328亿,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而在后期产品规划上,定位中大型SUV的YU7计划于6-7月上市,4999mm车长与3000mm轴距的尺寸参数,配合30-40万元的定价区间,将填补小米在SUV车型上的空白。整车预计依旧会提供单电机板和双电机版,同时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智驾方案,在延续了SU7的技术路线同时,又满足了偏向SUV的用户。而YU7的上市也将让小米形成“轿车+SUV”双车型格局,而YU7也有望复制SU7的爆发轨迹。

而针对用户在补能上的需求,目前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的充电桩互联互通合作,小米车主可使用的第三方充电桩数量突破3.5万根,覆盖全国90%以上的地级市,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既规避了自建充电站的重投入。

展望未来,小米汽车当前12万辆的积压订单虽彰显产品吸引力,但也对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出更高要求。随着YU7上市与SU7 Ultra交付放量,产品组合的丰富度将进一步提升,但后期如何避免车型间的内部竞争,实现差异化协同成为关键。而从行业竞争格局看,零跑、小鹏等新势力3月销量分别达到3.71万和3.32万辆,同样拥有亮眼的表现,随着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小米汽车需要持续强化技术护城河。

总结:

根据高盛最新的研报显示,小米汽车的目标估值进一步上调,高盛认为其市销比有望超越蔚来、理想,这也体现出资本市场的期待也在快速提升。雷军也表示,未来小米将实施“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随着各款新车型逐步实现深度协同,小米在2026年冲击50万辆级的目标也并不遥远。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