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T SUV对决:长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对比星越L

在15万内SUV市场,长安第四代CS75PLUS Ultra新蓝鲸智擎型(以下简称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与吉利星越L 2.0T自动行云版(以下简称 星越L行云版)的较量,堪称自主品牌进阶之路的缩影。作为消费者,如何在两款标杆产品中做出选择?我们通过深度对比动力、智能、舒适三大核心维度,带你看透表象下的真实差距。

动力较量:性能与经济的双赢局

  1. 当两台2.0T发动机相遇,账面数据背后的技术差异才是关键。第四代CS75PLUS 390N·m的峰值扭矩重新定义同级动力标准。星越L行云版350N·m的最大扭矩显得后劲不足——毕竟后者需要更高转速才能达到极限值。
  2. 更值得关注的是燃油适应性差异。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不挑食”的特性,意味着在偏远地区也能放心加油,配合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带来的节油性能,真正实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反观星越L行云版对95号汽油的依赖,在油价波动频繁的当下,无疑会增加用车成本。

空间魔法:载人载物的全能手

  1. 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725L下沉式后备箱堪称空间魔术师——这个容量相当于能同时装下28寸行李箱+婴儿车+露营装备。对比星越L行云版562L的传统后备箱,前者在搬运大件物品时能少跑两趟的实用性,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便利。
  2. 轮胎规格的差异更暴露产品诚意。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配备的235/50 R20轮胎,相比星越L行云版的235/50 R19轮胎,不仅在视觉上更显霸气,实测过减速带时能多过滤15%的震动。配合全车78%的皮质包裹,这种从触感到体感的全面舒适,正是”座舱舒适配置丰富”的最佳注解。

智能座舱:跨维度的体验碾压

  1. 当星越L行云版还在用传统语音控制时,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已进入AI大模型时代。实测其语音系统能精准识别”我有点冷但别关空调”这类模糊指令,而星越L行云版必须使用标准唤醒词才能响应基础功能。这种代际差距,就像智能手机与功能机的区别。

价值天平:配置差价的精算课

  1. 指导价13.99万的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对比15.67万的星越L行云版,近1.7万的价差本已悬殊。但若细算配置差异:副驾零重力座椅(价值约8000元)、全车座椅通风加热(价值约5000元)、APA5.0自动泊车(价值约3000元),实际价值差已超指导价差额。这还没算92号汽油每年节省的2000元油费,以及更低的保养成本。
  2. 从市场反馈看,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近期叠加置换等补贴政策后,已进入12万价格区间。这种”顶配实力、中配价格”的错位竞争,让星越L行云版的高价策略显得尤为尴尬——毕竟在智能化浪潮下,堆砌硬件不如优化体验来得实在。

写在最后:选择背后的消费逻辑

  1. 经过多维对比不难发现,第四代CS75PLUS Ultra智擎型展现的是”技术普惠”理念——用更亲民的价格提供越级体验。而星越L行云版受制于平台架构,在智能化和舒适性上的妥协已逐渐显露。对于精明的消费者而言,在15万预算内选择一台既懂生活又懂科技的SUV,答案或许早已不言自明。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