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大电池增程车”好还是“小电池混动车”好?

对于没有用过插电混动式汽车的司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第二个;因为这种车型本就是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的混动车型,不能固定依赖某一种驾驶模式。然而对于真正的插电混动汽车用户而言,只要用上汽车就是不想加油、只想充电;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充电行驶成本低而且体验好,所以选择纯电续航里程过短车辆的用户往往都会有些后悔,再换同类型车往往会偏向“大电池增程车。”
然而还是有读者想要抬抬杠,于是提出了“一年一箱油”的“大电池增程车”要怎么解决汽车过期的难题——只要能解决这个难题就服气。
相信一定有其他的汽车爱好者有同样的疑问,现在就给出正确答案:汽油不会过期。

技术解读
汽油是不会过期的。
因为汽油本就是石油分馏的产物,石油的形成是以“万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化石燃料的形成就算达到上亿年也是正常的。所以石油的产物是不考虑过不过期的,可能存在变化的只是汽油中的部分添加成分性能的变化;理论上可能会影响辛烷值,但是实际测试结果依然没有问题。
就笔者亲测过的车辆而言,放置三到四年没有启动过的车辆,油箱内依然残留一些尚未挥发的汽油;待更换电瓶、机油等耗材之后,依靠剩余汽油可以一把启动,随后在行驶过程中依然没有异样。
如果对于这个结论有质疑则可以看一看进口机油的外包装,由于部分国家不要求机油标注保质期,所以有一些进口机油只有生产日期而没有质保期。机油也是石油蒸馏的产物之一,同理,汽油也没有必要考虑保质期。

“亲水”的难题要怎么解决?
在确定汽油不会过期之后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E10·乙醇汽油是无铅汽油混合10%燃料乙醇(无水乙醇)的液体燃料;乙醇有亲水性,所以长时间放置的车辆,其汽油难免会出现含水量过高的变化。
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答案。
正确答案是油箱里的汽油根本不会有机会亲水!

汽油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燃料,液态汽油在冬季低温环境中也会挥发;气温越高则挥发性能越强。挥发的汽油会变成气态,也就是汽油蒸汽,其体积会出现膨胀——所以油箱才会设计有“碳罐系统。”其作用是通过碳罐里的活性炭吸收燃油,之后再把空气排出到车外,以此控制油箱内的压力,保证油箱不会被撑破。

插电混动汽车的油箱也是一样的,可以将其理解为“正压。”或者理解为油箱始终往外“排气。”而想要让乙醇吸收水分则需要接触到空气中的水蒸气,那么在空气无法进入燃油箱的前提下,就算用E100的纯燃料乙醇,其没有可以吸收的水蒸气——所以担心汽油吸水导致出现分层实际以为杞人忧天,是对燃油箱“碳罐系统”的完全不了解从而产生的误解。

综上所述,“大电池增程车”显然是更适合主流家用车用户的,同时也更符合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毕竟只有更少的用油才能减少排放。而之所以还有一些品牌或粉丝不承认这种车辆的优势,核心因素无非是“大电池”的制造成本更高;仅用大容量工程塑料油箱或金属材质高压油箱来提高综合续航的成本要低得多,所以才会有这一系列的所谓问题。
当然还会有另一些将汽油保质期的声音,其主要来自加油站。
现在还会有这样的担心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