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第二大车企与奇瑞战略合作,为何又是奇瑞?

去年下半年突然有消息称韩国品牌“KG Mobility”有望重返中国市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当时奇瑞汽车与韩国KGM达成战略合作,将帮助KGM在韩国开发一款SUV,后续将陆续开发更多中型或中大型SUV。

今年4月2日,奇瑞与KGM的合作迎来了最新进展,韩国KG Mobility已经在安徽芜湖与奇瑞汽车正式签署中大型SUV联合开发协议,奇瑞将为KG Mobility提供生产平台,协助该车企打造新一代中大型SUV产品体系,此项目命名为“SE-10”,将涵盖燃油车、新能源车两大领域,新车计划在2026年完成开发。

除了合作造车外,奇瑞还将在自动驾驶、电子电器硬件、系统软件等多方面与KG Mobility加强合作。

很多人可能对KGM感到陌生,其实它的前身就是韩国“双龙汽车”,这家车企的发展历程相当坎坷,品牌在1997年被大宇汽车收购,仅三年后(2000年)再次被出售;2004年,上汽集团收购双龙汽车49%股份,随后成为双龙汽车最大股东;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双龙汽车破产,上汽集团退出;2011年,双龙汽车被印度马恒达收购;2020年,双龙汽车再度破产,被马恒达踢出局;2022年,双龙汽车被韩国KG集团纳入麾下,并在2023年正式更名为KMG。

虽然KMG属于韩国第二大车企,但综合实力似乎并没有奇瑞强,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车企的实力已经位居全球领先水平,奇瑞与KG Mobility合作似乎受益的只有KMG,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都知道自主品牌车企未来几年的重心将转移到海外市场,力争在全球范围站稳脚跟,而国产车出口海外面临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想要不被美国“卡脖子”,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找海外品牌合作间接出口,为海外车企提供技术、零部件供应等,间接参与美国市场的竞争。

而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奇瑞无疑将把控着品牌的“命脉”,因此奇瑞在合作中势必将具备较高的话语权,如此一来,只要合作打造的新车能在全球范围热销,那奇瑞自然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同时也能让中国的技术得到更多海外消费者的认可,为今后中国品牌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做好铺垫。

至于KMG为何看中奇瑞,这主要是因为奇瑞在海外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作为最早出口海外的车企之一,奇瑞连续多年成为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名,今年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出口量超过了25万辆,继续保持领先。

奇瑞出口热门车型主要有瑞虎7、瑞虎5X、欧萌达、瑞虎8、瑞虎3X等,主要出口地为巴西、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很多在国内“卷不动”的车卖到海外却供不应求。

既然奇瑞的产品已经得到了诸多国家、地区的认可,已经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那其他车企自然也就认可奇瑞的实力了,所以韩国KG Mobility会找到奇瑞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奇瑞第一次与海外车企合作了,2024年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公司(EBRO)达成合作,“反向合资”通过提供技术、设计、供应链的方式帮助EBRO造车,首款车型“EBRO S700”已经在去年年底下线,此次合作不仅拯救EBRO品牌于水火之中,还为当地创造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周边的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奇瑞已经成为第一家投资西欧整车重资产的中国品牌,与EBRO的合作甚至受到了两会发言人的点赞,被誉为是中国和西班牙合作的典型范例。随着类似合作案例的增加,今后将越来越多国产车企会采用合作的方式间接出口,中国汽车品牌总有一天能够在全球市场上散发光芒。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2)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 很不喜欢此品牌,没多少技术含量

  • 能说明造车的知已知彼,用车的胡乱吹捧,记住奇瑞造全球车型,是统一的!

查看全部2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