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下,当车主蹲在路边反复刷新手机App,就为了给自己的车解锁,这一幕是否多少有些搞笑与辛酸?现在看,这一幕不是想象,而是在某些汽车品牌成为现实——最近部分哪吒车主发帖吐槽,自己的爱车因车机断网沦为“电子砖块”,蓝牙钥匙失效、充电桩扫码失灵。这一幕成为全国数万哪吒车主的缩影——当一辆智能汽车因断网丧失基础功能,消费者购买的究竟是出行工具,还是厂商绑架用户的“联网人质”?

技术崩塌:从“销冠神话”到“断网囚徒”
自2025年3月底起,哪吒汽车爆发全国性断网危机:车机系统离线、App远程控制失效、导航定位丢失,车主被困停车场、高速服务区甚至高原无人区的事件频发。这场灾难早有预兆——2025年1月官网宕机72小时时,官方仅以“服务器过载”搪塞;2月多地车机断网超48小时,客服竟建议车主“移动至有信号区域”。更讽刺的是,部分车型因强制联网认证机制,断网超时直接触发安全锁止,车主被迫用手机热点“续命”。
这场技术溃败背后,是哪吒汽车从“新势力销冠”到“行业弃子”的急速坠落。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的哪吒,因盲目高端化陷入绝境:售价19.98万起的 哪吒S搭载落后两代的400V充电架构,80TOPS算力芯片被竞品碾压;主打“年轻人第一台跑车”的哪吒GT月销不足百台,被嘲为“电动玩具”。而曾经的主力车型哪吒V/U因研发投入被抽血,智能化升级停滞,最终被比亚迪海鸥以5万元价格绞杀,销量从2022年的9.8万辆暴跌至2024年的1.2万辆。

信任崩塌:46万车主的“系统性陷阱”
断网危机撕开了哪吒汽车更深层的溃烂:供应链断裂导致桐乡工厂停摆,车主维修等待超三个月;经销商集体讨债,南宁基地产能归零;46万车主沦为“技术难民”——南京车主吴先生的车辆故障后,辗转三城维修无果,扬州门店在他等待配件期间突然闭店。更荒诞的是,有车主因丢失交管凭证且直营店关闭,连基础保养都被拒绝。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残酷:哪吒V二手车残值率从65%腰斩至32%,部分车商直接拒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股权冻结超60亿,拖欠供应商款项数十亿,创始人被限高。当车主致电客服,得到的永远是“功能维护中”的机械回复,而官方所谓的“海外自救”——布局泰国KD工厂,在比亚迪、长城已垄断东南亚市场的背景下,更像一场自欺欺人的逃亡。

行业警钟:智能汽车的“技术霸权”之困
哪吒的崩坏暴露了智能汽车行业的致命逻辑:为降低成本,车企将路径规划、电池管理等核心功能云端化,用户协议中暗藏“断网不保修”条款;为追求“科技感”,取消实体按键、机械门把手等冗余设计,导致断网时车辆彻底瘫痪。这种技术霸权下,消费者花20万购买的并非车辆所有权,而是一张需要持续缴纳“联网赎金”的使用券。
德国TÜV专家曾警告:“当车企把基础功能作为增值服务,汽车就变成了电子订阅时代的奴隶制产物。”特斯拉保留机械钥匙,蔚来提供实体启动按钮,而哪吒的全触控座舱设计,却让车主在断网时连车窗都无法升降——这种对用户生命权的漠视,比波音737MAX的软件依赖更触目惊心。

互动话题:智能汽车是否必须保留断网可用的“物理逃生通道”?
1、支持:必须保留!安全是底线,车企无权用联网绑架用户基础功能
2、反对:全面电气化是趋势,不能因个案阻碍技术进步
3、中间派:分级设计:娱乐联网,驾驶安全相关功能必须本地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