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电池组的“压差陷阱”正成为行业隐痛。当电池组内电芯电压差超过国家标准(约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精度要求),整块电池就会像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失效——续航打折、充电中断只是表象,更危险的是电解液分解产气带来的自燃风险。之前有车主更换新电池后续航仍缩水30%,检测发现压差依旧超标,暴露出电池品控的深层困局。
数据显示,长期满电状态下循环使用,电池容量两年衰减可达四分之一,压差增幅超50%,相当于提前透支电池寿命。车企普遍采用的“锁电”策略看似保障安全,实则将技术缺陷转嫁给消费者:当质保期撞上性能衰减期,车主往往要承担数万元的换电成本。这场由压差引发的电池困局,既考验着厂商的技术攻坚能力,也拷问着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毕竟,电池健康度不该是笔糊涂账。
评论(3)
牺牲续航 在30-80间循环使用是么 实际电池续航仅相当于标称一半
一半还不行,还要打7折
牺牲续航 在30-80间循环使用是么 实际电池续航仅相当于标称一半
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