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车企传播东西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个点:这台车的续航到底是多少。
油车时代,其实这个点并不重要,甚至没有人会提,主要原因是加满一箱油的时间,是真的只需要3分钟。
而且遍地都是加油站,打开导航,5km基本上都有一个加油站,甭管是两桶油还是民间自营,丰富的加油站网络能保证你最基本的续航。

电车时代,能耗到底是多少这件事儿,变得越来越重要。
车企宣传的续航,都是在CLTC标准下测出来的,比如说某车企宣传的电耗是10.7kWh百公里,也就是跑100公里,需要消耗10.7kWh的电量。
实际是多少呢?
按照我的经验来看,夏天综合下来基本上是13kWh,冬天基本上奔着15kWh左右就去了,宣传的续航永远跑不出来,需要用户用打折的方式来算。

理由很简单,CLTC的测试标准,“很浅”。
一个是平均车速,只有29km/h,即便是在拥堵的市区,大家跑出来的平均时速也在35km/h左右,如果是在不堵的地区,平均时速达到40km/h没问题。
29km/h的测试平均时速,一定是一个非常省电的工作区间。
另一个是,测试的要求不是按照最佳体感来,比如说冬天需要开强劲的暖风,夏天需要开强势的冷风,大灯、音响、急加速,有的人还喜欢关掉动能回收。

这些都和测试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明显日常使用更费电。
所以结果就是,厂家宣传的充满电续航500km,其实跑下来续航只有300km,这绝对不是在夸张,企业的宣传都想按照最长的来。
宣传的续航不长,就意味着自己的产品没有竞争力。
其实所有车开起来,续航都一个样,哪怕是国内卖的最好的特斯拉,续航该崩还得崩,主要还是看使用方式。

我给大家提的建议是,不要看标定续航和电耗,就自己算。
比如说电池包容量是50kWh,就除以自己日常的电耗,如果日常电耗是15kWh,能够给你提供的续航,就是300km左右。
毕竟还要剩5kWh,找充电桩用。

电耗这个东西,伴随着车速、空调风量都有一个较大的波动,日常使用起来,15kWh左右的电车能耗就已经很优秀了。
我见过太多宣传电耗非常优秀的电车,跑起来之后电耗18kWh,这完全不是在开玩笑。
和油车3分钟就补能完成完全不一样,电车想补充能耗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哪怕是蔚来的换电模式,其实也有很大的争议。
虽然说换电3分钟,但换电站不是随处都有,开车去换电站来回几十分钟都是成本。油车的加油站基本上方圆5公里都有。

更别提其它的所谓快充技术,就算你找到充电桩,也不太可能就是超级快充,大多数都是120kW的充电桩,速度还是很慢。
所以不要信车企的夸张宣传,要对自己的电车有独立、清晰的理解,才最重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