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车频道获悉。市场传出市值已飙升至7万亿元的特斯拉,近期正在与上汽沟通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入华后的授权合作事宜,但还没有最终的定论和细节。
其实,今年4月份的时候就有传言流出,上汽、比亚迪、吉利都和特斯拉沟通过FSD入华后的合作可能性。本次和上汽的沟通已经是第二轮磋商。
根据特斯拉AI团队11月初发布的产品路线图,特斯拉计划在11月份上线FSD V13版本,11月初就会向内部用户推送v13.0,并争取在感恩节(11月28日)前把v13.3推出给配备AI4(HW4)的大部分车辆!且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的负责人Ashok Elluswamy在社交平台上确认,FSD V13版本系列将是“全自动驾驶”的功能完备版本。
而在9月初的时候,特斯拉AI团队就预估过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完全自动驾驶(FSD),但仍有待各国监管部门的批准,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对自动驾驶技术、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判与深入分析。
因此,随着特斯拉FSD的正式推出的时间越来越近,国内各大车企对于FSD入华后能否获得授权合作自然是翘首以盼,毕竟FSD是当下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现货”,和国内各家智驾公司的“期货”有本质上的不同。拥有FSD就等于拥有实现智能化赛道的弯道超车的利器。
但是,FSD的授权合作并非易事,其中涉及到国内的法规完善和车辆的硬件功能是否符和要求,且授权给国内车企用作TO C还是TO B,也仍然是未知数。
TO C:即授权国内车企可以把FSD装载在自家售卖给用户的车型上。难点在于,一是自家车型的智驾硬件需完全匹配或向下兼容特斯拉FSD的纯视觉方案,涉及到摄像头规格数量、芯片算力等等,需要对自家车型产品重新调整设计才能适配;二是FSD的售价不菲,特斯拉卖给国内自家车主都得64000元一套,成本高企,其他厂商就算可以授权采购也只适合布局在自家的高端车型上,低价位车型不大可能适用,应用场景有限;三是FSD本就是特斯拉未来旗下车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否会“共享”给其他车企增加市场竞争难度,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虽然FSD的授权能给特斯拉带来非常可观的软件售卖利润。
TO B:即类似Robotaxi模式的合作,可行性倒是不小。首先特斯拉在美国落地Robotaxi的时间,如果顺利最早也得到2026年去了,等推进该项业务正式入华,受各种法规和市场X因素干扰,不知要到猴年马月去了。而正好上汽旗下有赛可智能可以做国内的Robotaxi,具备运营资质与现成的FSD承接载体;吉利集团旗下也有曹操出行,预计马上就要冲击港股IPO成功,上市后资金方面不再是难题,就怕没有更具想象力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而与特斯拉达成Robotaxi模式的合作,可谓郎有情妾有意,再合适不过。
所以从电车老六的个人观点来看,TO C的合作短期内不大可能达成;TO B的Robotaxi合作模式,则能在国内较快落地,且不会与国内各车企旗下智能电动化的乘用车车型产生冲突,非常互补,达成授权合作的可能性较大。
特别是上汽占据了地利人和,由于特斯拉入华建厂时上海政府为特斯拉提供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土地及财务帮助,从各种逻辑关系上来说,特斯拉和上汽的授权合作应该更能先发制人。
而对于特斯拉来说,如果和上汽Robotaxi合作模式跑通,就等于在国内具备了业务的可复制性,可以和其他自主品牌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FSD的渗透率。
恰逢11月12日两部委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也提到加快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无人车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在政策持续催化下,Robotaxi在国内落地的产业逻辑也极为通顺。
同时,11月8日,特斯拉刚刚获得了中汽协发布的“汽车隐私保护”标识授权,成为首批通过测评的车企。
根据公示显示,特斯拉作为首批通过国家权威车辆数据检测的企业之一,在车辆检测过程中,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和检测流程开展,符合国家《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GB/T 41871—2022《信息安全技术汽车数据处理安全要求》等法规标准有关规定的4项合规要求:车外人脸信息等匿名化处理、默认不收集座舱数据、座舱数据车内处理、处理个人信息显著告知等。
而且特斯拉于2021年就设立了特斯拉上海数据中心,实现了中国境内数据本地化存储。如今有了国家机构颁发的国内数据安全认证,将为特斯拉FSD入华扫清最后的障碍。而FSD、Robotaxi与国内车企的授权合作事宜,水到渠成的概率就越来越大。
各位同学,你们看好国内车企和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的授权合作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