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站在大时代的门前。
如果要求用一个字,概括2024年汽车行业的氛围,那就是“熬”。乍一看很违和,2024年1-1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2443.5万辆,同比增5%。同期出口584万辆(包含商用车),同比增23%。既然国内海外两个盘子都在做大,怎么会有难过的感觉?
弹矢飞蝗,利如累卵
——利润作为弹药打出去了
但看了收入构成就知道,1-11月行业收入9.46万亿元,同比增3%;成本8.3万亿元,增4%;行业利润只有区区4132亿元,同比降7.3%。行业利润率4.4%,也就比2024年1月的的5年期LPR(4.2%)高一点。这些数字并不足以描述整车企业的痛苦,原因是电池企业在利润分配拿到的份额持续增加。11月,电池供应商利润增加35%,整车企业利润下滑35%。价格战的硝烟弥漫两年,弹药就是整车厂的利润,多数厂家都很难受。
至于为什么OEM在利润分配上让渡了话语权,如果将电池供应商视为电池价值链的OEM,主机厂视为用户,就能理解分配权的重新定义了。谁掌握关键金属,谁掌握能源输出端口,谁掌握技术集成能力,谁负责分钱。就这么简单。电池高利润与整车亏损的矛盾在2022年就已经明确,今年则愈演愈烈。
史上最强有力补贴
——要从全局角度看补贴
这个时候,监管出手。下半年政策方祭出“以旧换新”政策,听上去补贴换了名词,从生产端补贴,改成消费端补贴,似乎和往年差不多。但是有时候“量就是质”,大力出奇迹。商务部表示,截止到12月9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突破500万份。
这些申请当然不会都获准,即便只有70%通过率就不得了。假定350万份补贴当中,至少五成以上属于解锁、触发、提前激活的需求。拉动需求进展到最高阶段,就是创造需求。170万辆车看上去只占乘用车销量的7%,但没了这7%,全年由增长基调将转向为负增长。由此给给全行业带来的信号,远比这7%市场本身要重要的多。看似“预期”这玩意是虚的,但它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实在的。
房地产已经沉寂3年。个人的大宗消费品当中,汽车变成龙头。虽然体量不如房地产,但也因为其体量,消费频次可以提升。这笔钱从财政部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国债当中支付。国家背书,将未来的钱拿到今天来花,对于厘定这个行业的底线,无论如何形容其意义,都不为过。
为什么今年有如此之大的补贴力度,国家当然从整个经济盘子的角度去看汽车行业,也就是说汽车虽然只占国民经济的6%,但拉动经济的重要性超过这个比例。外贸出口虽然很大,但俄罗斯一家就占了102万。地缘政治具有两面性,欧美对中国新能源采取深沟高垒的做法,影响将趋于长期化。针对国内市场的补贴,意在对冲这种影响。这也意味着补贴力度不会降,且至少会延续到2025年底。
进亦难,别亦难
——是否留下不是选择题
1-11月中国品牌市占率65%。月度触及70%,早则在12月,晚则在2025年2月。眼下合资仍未建立稳固的退守防线。跨国品牌最发愁的,并非份额下降,而是如何组织渐次抵抗,看上去不像一场大溃退。中国历史足够长,从不缺乏任何人类组织行为的范例。淝水之战,就是“稍退”命令失控为一场踩踏的大混乱。
跨国企业是否留在中国,不是选择题。如果可选的话,都应该留下,哪怕不赚钱。一旦离开,就会损及对前沿市场的敏感和跟进能力。日产和本田将被迫在中国收缩,但丰田则谋求在上海建立独资企业。这显然是能力问题,而非意愿。
大众和保时捷都声称2026年会“重回中国”(意思是重振往日辉煌)。规划不是许愿池,现在还看不出跨国车企能在短时间内扭转颓势。三年时间,德系和日系在中国的份额都跌了10%以上。但对跨国母公司的利润贡献跌幅,远超份额跌幅。现在欧洲Tier1供应商裁员裁得哀鸿遍野。不止因为欧盟市场需求走下坡路,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业务损失,远比看上去的要大得多。
在第三方市场,所有欧美日韩跨国车企都面临中系的冲击,东盟市场正在发生的格局变化,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上演。这样看来,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不会解决自家企业竞争力的问题。只是为了避免在本届政府任期内产业崩盘。
在对待中国市场的问题上,跨国车企如果局限于这一市场本身,就是短视的。
头部争夺焦点
——技术高地争夺,异化了汽车价值链
中国品牌内部也已经产生分化。比亚迪和奇瑞增长率全年超过30%,吉利长安表现尚可,长城在增长率上掉队。而合资自主,大多数没有取得突破。这反映了尽管顶着自主的名头,但他们的运营方式,深受合资公司的影响。
11月份,新势力们纷纷突破前期高点。理想将MEGA发售失败的影响完全对冲掉,重回新势力头牌。零跑、小鹏、深蓝呈现出高增长态势。这三家能有这样的成绩,貌似是产品线下延的结果,其实是产品力下延的结果。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智驾平权”。客户预算不超过15万元的前提下,拥有及格线以上的智驾(并非传统意义上的L2),是提升销量的题眼。
采用视觉传感器+VLM模型,依托公司的训练体系,就能让客户有不错的体验。端到端是2024年夏天最火的竞争焦点。这是自动驾驶路线收敛的结果,眼下各家都认识到这一点,华为鸿蒙智行,虽然在销量上遇到瓶颈,但是在端到端的投入上,站到国内第一梯队。
所谓的“不错体验”, 要求训练系统具备50万以上车端数据和“万卡”阵列。再加上算法和标定团队(“无图”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轻图”),这个门槛至少意味着几十亿元的投入。相关软硬件聚合在云端,然后期待不断迭代升级。和以前的规控算法解决场景问题相比,端到端意味着教会算法能力,然后期待这个算法去解决从未设想过的场景问题。
这一路线,和Robotaxi思路产生分化。后者尽管已经实际部署,但商业价值尚不明确。和今年炒热的飞行汽车、具身智能一样,都是面向投资者管理的手段。
新能源拿到入场券,决胜依靠智能化。各家企业的掌舵者,大都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一种方式依托供应商的能力,华为是特殊的方案供应商。2024年华为成立引望,是一个新事物。由供应商牵头建立联合技术采购平台,对于主机厂意味着什么,是很清楚的。就连曾经最强硬的上汽和广汽,都已经回过头与华为展开合作。这意味着市场价值已经集中在智能化上面。
而Momenta、地平线、元戎启行等方案和工具链公司,都不具备“建平台”的能力。宁德时代曾号召成立类似的平台,但并未实现。这并非份额或者技术不到位的问题,而是从消费端的视角看过去,宁德时代不具备排他性的价值。
流量打法,重在参与
——更大的意义在于内省
2024年也是流量横行的一年。很多厂商都声称谋求公域流量转私域,这是一种忽悠领导的话术。我们从未见过凭借私域流量就能赢得市场声望的战斗。私域经营,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喂养钓上来的鱼。只有充沛的公域流量,才能让品牌大杀四方。
公域流量就一个缺点,资金效率低。不投肯定没戏,投了也可能打水漂。4、5年前,大家都热衷于明星代言(典型的快消打法),今年都变成CEO直播。敢于尝试就是有益的,但很难过高期待效果。雷军做法的成功,并非来自精巧的人设和严格的公关管理。而是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真诚是必杀技,但仅有真诚是不够的。始终站在消费者这一侧来看自家的产品和运营,不失为好的研判标准。难的并非一时作秀,而是长期从这一视角去自我审视。
结 语
虽然车企迫切地想知道,熬到什么时候(忍受低毛利率或亏损)是个头。2025年并非什么竞争终局,但趋势确立是没问题的。哈耶克的大手挥舞下,市场总是趋于寡头化。监管政策则倾向于施加负反馈,稳住局面,这就延长了竞争时间线,但不会削弱竞争烈度。
格局鲜明,大家各守本分躺赚,那是死水市场(比如如今的日本市场,20年没有发育出一个新品牌)。再给多少时间,中国凭借其广袤的市场宽度和鳞次栉比的需求丰富度,也不会演变成这种“死水微澜”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一个市场的活力,只与其体量有关。这和宇宙宏观尺度下的一切都与质量有关一样,大道至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