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营收连续两年过千亿成中国新势力唯一!
你看不到的:全年净利润大跌超3成,前景不理想?
近日,理想发布了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16.6%,继2023年之后营收再次破千亿,是目前唯一连续两年营收过千亿的中国新势力品牌。
全年交付量超过50万辆,同比+33%,远超最大对手问界。同时现金储备增加至1128亿元,财务状况相当健康。
销量、营收和现金储备是最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度过了非常成功的一年。

然而成功的表面之下却存在不可忽视的隐忧:虽然理想仍是为数不多能盈利的新势力,但净利润急剧下滑,Q4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38%;全年净利润80亿元,同比-31.9%,毛利率亦有小幅下降。
理想的解释是“产品组合和定价策略的变化。”

很高情商的说法,实际是理想凭借性价比较高的入门车型L6有效带动了品牌销量——全年销量中的近4成来自于此,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户对利润更高的高端车型的需求,加上同行竞争,L8和L9的销量分别跌了33%和24%。
在内卷加剧的行业环境下,理想不得不通过降价保持竞争力:去年4月,理想宣布全系降价,MEGA降3万,L系列降1.8-2万元,到年底又加码3年免息政策,粗略计算至少拿掉理想数十亿利润。

理想今年还要面对更大的挑战,一是来自于外部:新款问界M9上市72小时超2.1万辆,全新问界M8预售2周预定超7万,无不在为理想加压。
二是来自内部:理想早前表示销量主力L系列今年不会推出新款,只有硬件升级的“智驾焕新版”,这是为了将重点放在i系列纯电车型上。理想对纯电的第一次尝试—MEGA基本宣告失败,但理想认为失败的是造型而不是纯电,这次干脆直接梭哈纯电。
市场表现出来消费者对高端纯电动车不太感冒,万一新系列再次遇冷,主力阵容又因没有明显升级而导致竞争力落后,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沙发彩电大冰箱”是理想发家致富的财富密码,但理想已意识到这套成功模式太容易被复制,零跑就是很好的例子。于是理想这两年将重点转向自动驾驶,甚至要转型AI公司,通过真正的核心技术构建品牌壁垒,这思路是对的。
但如果因为产品策略错误而失去销量的领先地位,那理想是否还有足够资源投入到继续研发之中?未来又怎么跟小米、华为这些科技巨头竞争?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法律顾问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