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珊珊
智能化是一场无声的革命,更是时代的雷霆。
特别是2025年以来,算力不断突破物理极限、算法迭代超越想象、数据成为“新石油”、数字孪生开始重构现实,人类仿佛一夜之间,迎来了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寒武纪大爆发”。
汽车产业则是中国智能速度的最好的见证者,从《变形金刚》到《霹雳游侠》,一步步将科幻变成真相。
3月18日上午,奇瑞集团五大品牌200辆车编队匀速(40km/h)通过长江三桥,全程开启NOP导航辅助驾驶,“带着”乘客轻松通过芜湖长江三桥,让“天堑变通途”的梦想照进现实。

“经过厚积薄发和反复验证,今天,到了奇瑞智能化方案全面上车的时候!”在当日举办的“智能之夜”上,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郑重宣布:
2025年起,猎鹰智驾将覆盖奇瑞全品牌的全系车型,涉及燃油车和新能源全动力,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实现“四大平权”——全球平权、油电平权、场景平权、城乡平权,让智驾出行触手可及。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
两次跨江,三份致敬
这并不是奇瑞第一次跨越长江。
1997年3月18日,奇瑞在芜湖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而且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车间的桩,标志着奇瑞正式开启造车的历程。
通过自主创新,奇瑞吃了20年发动机、动力总成的“好饭”。2000年9月30日,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庆典,200辆刚刚下线的奇瑞汽车披红挂彩,缓缓驶过大桥。
2025年3月18日,奇瑞全品牌数百辆智驾车队自主通过芜湖长江三桥,奇瑞要在这里打下第二根“桩”——AI智能化的“桩”。
这根“桩”,不仅将成为奇瑞当前和未来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战略支点,也将拉开奇瑞从汽车制造商转向智能化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大幕。

“下一个20年,我们要多吃智能化的‘饭’。”在活动现场,尹同跃献上三份致敬:
第一份致敬献给1997年奇瑞的创业时代,这是中国汽车开启“长征”的热血年代,奇瑞在“一穷二白”中开辟自主品牌登峰之路;
第二份致敬献给AI智能时代,奇瑞的“二次长征”,也是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高光时刻;
第三份致敬献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奋斗者,所有奇瑞的老领导、老战友们,所有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驱动力就是“人”,奇瑞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

做好智驾只是奇瑞AI智能的开始。在守住智能化汽车这个“根”的同时,奇瑞也在加速布局车载无人机、人形机器人、RoboTaxi、飞行汽车等新业态。
带头“跳伞”,再度“不客气”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车企接连发布了各种智能化战略和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化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化的车企之一,奇瑞在2010年就开始研发智能互联技术,在上海率先成立了智能化公司“雄狮”;2013年起,艾瑞泽、瑞虎系列产品就开始搭载各种智能化车机体验;2015年研发出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艾瑞泽7。
发展至今,奇瑞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新车标配了L2+级及以上智驾解决方案,智能化研发团队超过5500人,不仅形成了全领域的研发体系,而且与合作伙伴共建了协同创新生态。

尹同跃对“猎鹰智驾”赞赏有加,称其是一款既能让用户感受到“飞上天”的智能化体验,又能把“心放进肚子里”的智驾解决方案。
猎鹰的双眼可在万米高空锁定地面猎物,0.45秒的瞬时反应速度使其能在高速飞行中精准捕捉目标。猎鹰智驾同样如此,依托端到端大模型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全域场景的精准感知与毫秒级决策,为无图智驾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每增加一个技术便利的同时,不能给用户带来新的、更多的麻烦,更不能制造新的、更大的安全隐患。”
奇瑞智能化创新的态度是:原始创新和科技研发上,鼓励冒险,打破边界,大胆孕育颠覆式成果;实际应用和批量上车,反复验证,小心谨慎,确保全维度安全无忧。

二战期间,为了确保降落伞的质量100%合格,美国军方要求随机抽检伞品,让生产厂家的负责人亲自穿上,从飞机跳下。尹同跃称,自己就是“跳伞”的那个厂长。
“张国忠、高新华、李学用,所有的公司高管都是!先赌上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反复验证安全到位了,才敢交付给用户。”
技术开路,征战全球
“人民要什么智驾,奇瑞就造什么智驾。”
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学用看来,技术引领是奇瑞的初心,价值平权是奇瑞的决心。智能化的下半场,“油电同智,全球同行”是奇瑞的答案。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李学用
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并在全球市场同步推进,加速实现“全民、全球、全能源、全场景”平权的智能化战略目标。
其中, 奇瑞小蚂蚁智驾版首次将智驾平权的极限下探至6万元级;猎鹰智驾Off-Road将实现点到点全地形全路况智能越野辅助+越野领航,开启越野智能化新纪元。

不止于国内,这次,奇瑞还要用技术“开路”,“去别人不能去、不敢去的市场,接受最高标准的挑战。”李学用表示。
全球环境气候千差万别,法律法规要求不同,风土人情各有风貌,智能化“出海”这条路不好走。为此,奇瑞针对欧洲复杂环岛、中东沙漠公路、东南亚高密度摩托车流等场景,均定制了专属智驾方案。
其中,仅智驾开发的海外实车验证就超过1000万公里。截至目前,奇瑞全球用户的智驾里程数已超过45亿公里,通过智驾主动安全,防止碰撞事故发生超过了300万次。
“去年在马来西亚市场,有一个中国车企表现0分,给中国车企抹黑了。我们的表现满分,给中国品牌长脸了。”
奇瑞集团目前全球汽车用户超过1600万,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到2026年,奇瑞高阶智驾车型将登陆欧洲市场,全面加速“中国智能”的全球化进程。

28年风雨兼程,从第一代奇瑞轿车劈开合资垄断的坚冰,到奇瑞全品牌以智能驾驶重构未来出行图景。如果说1997年的第一根桩,撑起了奇瑞的脊梁;那么2025年的猎鹰智驾,则结结实实打下了第二根桩,勘定了奇瑞向智能化赛道“二次长征”的新坐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