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首款纯电SUV杀到,不靠参数肉搏要靠“真·质”取胜

合资品牌的突围并非依靠配置表的贴身肉搏,而是要回归制造与出行的本质。

近日,北京现代旗下首款纯电平台SUV谍照曝光,新车内部代号为OE。从谍照以及北京现代已释放的信息来看,这款产品定位于紧凑型SUV,或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与铂智3X、大众ID.4X等产品展开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OE不单单是北京现代旗下首款纯电SUV,还是现代汽车与北汽集团80亿元战略增资后的首款落地成果,更是其“真·质”战略的首个落地样本。

对此,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基于北京现代现阶段对“真·质”理念的重视与深耕,OE不单单表示北京现代的电动化转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更意味着北京现代正在新能源战场重构自己的话语体系。

在参数内卷时代重构消费信任

中国新能源市场过去五年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一场“技术民主化”运动。但当这场运动演变为“续航数字军备竞赛”与“智能配置军备竞赛”时,行业对“参数”的集体亢奋已催生出新的结构性矛盾,并直接导致了召回、驾驶事故等事件的大量出现。

OE的价值,恰恰在于对这些行业痼疾的针对性回应。谍照中传统SUV的车身比例、克制的智能化硬件布局以及正在雪地进行的极限测试,暗示着其核心逻辑——不做“移动的电子产品”,而是造“更像车的电动车”。这种选择并非保守,而是建立在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洞察之上。

据J.D. Power 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 SM (NEV-APEAL)显示,安全感权重则连续两年上升,达到8. 4个百分点。同时,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汽车厂商应加强汽车生产质量上的管控,给消费者更安心的智能化体验。

在行业陷入参数内卷的当下,OE试图证明合资品牌的突围并非依靠配置表的贴身肉搏,新能源竞争的下半场终将回归制造的本质。这种全新竞争思维的背后,是“真·质”战略的双轨体系作为支撑。一方面,依托现代汽车全球化技术储备如纯电平台架构、三电系统集成能力,确保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通过与北汽集团的本土化协同,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特殊性需求。

OE的背后是北京现代已形成的“全球标准+本土适配”的双轨体系,在行业陷入参数内卷的当下,OE试图证明,合资品牌的突围并非依靠配置表的贴身肉搏,而是要回归制造与出行的本质。

在汽车有文化看来,这不是一场颠覆传统的革命,而是一场关于信任重建的持久战。在2025年“真·质”战略全面落地之前,OE的每一步路试轨迹,都在为合资品牌探索那条既能守住造车初心、又能开辟新价值疆域的战略通道。

“真·质”战略:合资模式的涅槃重生

OE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在于通过OE建立合资品牌的新价值范式。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吴周涛曾直言:“‘真·质’不是口号,而是体系能力的显性化。”

从上文中能够看到,OE与目前市场中许多“爆款快销”思维不同,OE试图构建的是另一种关系,一种品牌对用户的长期信任重建工程。北京现代表示:OE并不是“用来出圈”的产品,它是“用来站稳”的产品。

在“真”的维度上,北京现代将过去的“高性价比”、“稳定可靠”标签,在新能源时代衍生为真材实料的产品、真诚的服务、真实的价格。以OE为例,在智电革命的洪流中,这款新车或许没有最炫酷的噱头,但它用扎实的工程逻辑和诚恳的用户对话,有望为合资品牌的转型验证出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在“质”的维度上,北京现代正以“技术合作”重构品质定义。呈现在市场层面,OE或将凭借现代的全球化技术与采购体系,以及北汽集团的本土化赋能,将在品质与价格间找到平衡点,其价格有望迈入15万元以内,从而为消费者带来超出预期的品价比。

从目前来看,通过“真质万里行”系列活动,北京现代以公开数据、让用户深度参与、建立高效反馈机制等形式,已打破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传统印象,并解决了新产品面临的信任问题,将为OE的上市进一步提供助力。

有文说:

不同于国产品牌聚焦参数竞赛的策略,OE的工程逻辑更强调“隐性价值”——如果把新势力产品比作化妆台,那么OE更像是老匠人的工具箱,虽然在情绪价值上并不显著,但胜在拉满的实用价值与品质优势。

当然,产品逻辑上的迥异打开了差异化路径,但迈入新能源的修罗场,最后都要用价格说话。在此,期待OE能够以更具诚意的价格来到国内消费者面前,为真正需要品质用车的家庭用户,带去更理想的选择。(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0)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