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日前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1067.98亿元,同比下降 17.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1.4%;扣非净利润更是由盈转亏,全年亏损43.5亿元,同比降幅达221.8%。这是自200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标志着这家传统车企巨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
财务数据透视:20 年首亏背后的行业困局
财报数据揭示了广汽集团的多重压力:首先,合资板块持续萎缩,曾为集团贡献超70%利润的广汽本田、广汽丰田,2024 年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6.52%和22.32%,两大合资公司产能利用率已不足50%,被迫启动人员优化和产线重组。其次,价格战吞噬利润:为应对市场竞争,广汽及投资企业全年追加销售补贴达180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净利润的21.8倍,直接导致盈利水平恶化。最后,新能源转型滞后:尽管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占比提升至55%,但43.08万辆的总销量仅为比亚迪同期的10.1%,且单车利润不足行业平均水平的1/3。


自主品牌突围:传祺稳健增长与埃安失速并存
在合资板块持续失血的背景下,自主品牌成为唯一亮点:
第一,广汽传祺全年销量41.46万辆,同比微增1.99%,在12月单月实现64.35%的爆发式增长,其M8车型连续18个月蝉联MPV市场销冠,成为15-30万元价格带少有的盈利车型。

第二,广汽埃安却遭遇滑铁卢,全年销量37.49万辆,同比下滑21.9%,主因过度依赖网约车市场,导致私人消费占比不足40%,品牌溢价能力被严重削弱。

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整体销量占比提升至39.41%,但利润贡献仍不足15%,反映出"规模不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集团管理层坦承,自主品牌在研发投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核心技术领域与头部新势力差距显著。
2025年生死战:15%增长目标能否实现?
为扭转颓势,广汽集团制定了激进的2025 年规划,首先,在产品端计划推出20款新车,其中70%为新能源车型,包括华望品牌首款车型、埃安Hyper GT改款等重磅产品。其次,在市场端挑战全年销量增长15%,即从200.31万辆提升至23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目标提升至45%,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50%。最后,在成本控制方面:广汽集团启动"番禺行动",计划三年内削减非核心业务投资300亿元,重点投入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


不过,这一目标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行业增速放缓:中汽协预测2025年汽车市场增速仅为4.7%,新能源渗透率目标49.5%,意味着广汽需以三倍于行业的增速突围。第二,竞争格局恶化,比亚迪、理想等头部企业已建立技术壁垒,华为智选车模式(如问界系列)2024 年销量突破 42 万辆,直接挤压广汽高端市场空间。第三,资金链压力方面,截至2024年末,广汽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45%,15亿元的华望汽车注册资本仅为华为智选车模式单品牌投入的1/10,后续融资需求迫切。

总得来说,2024年的广汽集团,正站在传统车企转型的十字路口。合资板块的衰退已成定局,自主品牌的崛起仍需时间,与华为的合作则是一场输不起的豪赌。未来三年,这家老牌车企能否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重获生机,不仅关乎自身命运,更将为整个行业提供转型样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