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最近两天,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莫过于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致使3位司乘人员死亡的事件了。

相关话题的关注度已经打破圈层,甚至连娱乐媒体都来关注这件事。

小米汽车此次爆燃事件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关注度,一方面是事故确实重大,其中折射的问题与上千万新能源车用户性命攸关。


另一方面是小米汽车自首款产品上市以来,热度居高不下。在营销高手雷军的带动下,小米汽车产品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变成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表现在销量方面,就是SU7上市不到一年时间,便销售了超13万辆,即便排产周期要等32周,依然有不少准车主选择等待。

2月末上市,起售价高达53万小米SU7 Ultra在短短一天内就完成了全年1万辆的销售目标。

就连颜色与车辆同款,印有SU7 Ultra字样的直饮杯,都能脱销,且在二手价格翻几倍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随着此次小米SU7安徽高速上碰撞爆燃事件的发酵,关于小米SU7的相关话题,也不再局限于该车型的漂亮的外观设计,多么多么牛X的性能,出现更多此前被无意或有意忽略的其他方面。

更有越来越多小米SU7发生事故图片或视频在网上流传出来,相信大家也能刷到。


这里放出一个就好,免得被喷故意黑小米。

试想一下,平时不怎么见小米SU7的事故视频,最近为什么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在此次高速碰撞爆燃后达到了顶点?

除此之外,基本上每天都发数条微博的雷军,也罕见的地减少更新,更有媒体直呼,在SU7爆燃事故发生后,等了24小时终于等到了雷军的相关微博。评论区对于雷军的回应也呈现褒贬不一的态度。


小白车话注意到,在4月1日22时19分发布回应微博,到4月2日23时,雷军微博也超过24小时未更新内容。

该事件的后续进展和处理结果,或直接关系到雷军千亿大佬亲民形象,也关系到小米汽车和小米集团的品牌形象。

在二级市场上,小米集团的股票自3月31日后出现三连跌,累计跌幅约13%,按照最新市值计算,小米集团的总市值已经缩水超1000亿港元。


总而言之,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小米汽车的入场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盛宴,雷军躬身入局,以“最后一次创业”的悲壮与“为米粉造车”的温情,将流量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让SU7未上市便自带话题。

但流量放大了期待,也放大了失望。

正如某位网友所言,既然享受流量的红利,就要承担流量的反噬。小米汽车如果想一直站在新能源汽车赛场的中心,就喜欢友商“看不惯,又干不掉追不上”的样子,那么就要承担起这顶王冠所带来的压力与责任。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2)

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2条评论
加载中
写评论
错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