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骑士分享,不吹不黑聊摩托。
近段时间上市了几款50cc的踏板车,好多小伙伴本以为它们的价格会非常低调,毕竟在大多数车友的眼中,它们就是电动产品的替代品,但事与愿违,这几款车型价格好像并不便宜。

例如,光阳Filly50官方指导价为9880元、标致Streetzone50为9980元,Django50为13800元。以上价格不仅和125排量持平,甚至于都可以和150不相上下了,这使得很多车友直呼看不懂。
难道摩托车的价格不是按照排量大小进行区分的吗?既然现在的125和150都那么卷,50cc的小踏板车怎么还会逆势而上呢?难道它们真的就不怕销量扑街,上市即冷场吗?

我相信诸如此类的问题,面对相关车型的价格就会蜂拥而至。但只要你了解50cc存在的意义和它的定价逻辑,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疑问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50cc的小踏板属于轻便摩托车,它拥有挂蓝牌的“特权”,这一优势在特定区域是很吃香的,毕竟对于有些城市的朋友而言,一张摩托车车牌并不是能够轻松获得的。

搞清楚了这个排量的特殊性,我们就要从它们的定价逻辑来评判现如今的价格表现。大多数情况下,摩托车的价格确实是和排量挂钩的,1cc多少钱的定价策略基本上是公认的。

但是50cc的蓝牌小踏板是个特例,它们的生产和制造标准其实和125与150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就拿标致旗下的“姜小弟”举例来说,这款车和姜戈150除了发动机排量不一样,其他地方几乎就没有什么区别。

外观层面肉眼可见的地方就不说了,我们来看它们的车体大小,它们的长宽高都一样,为1925mmx710mmx1190mm,轴距为1350mm,座椅高度780mm,油箱容积8.5L,前后轮毂也都是12寸,并配套了前后120的真空胎,两款车唯独就是自重不一样“姜小弟”轻了15kg。

由此可见这两款车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微妙,我们完全可以简单的将它们当作是发动机不同的同平台车型,所以150 SBC版卖1.38万元,50cc也卖1.38万元。

除了和成本有关,这类车型的定价所奉行的原则是“物以稀为贵”,毕竟目前市面上可供我们能够轻易选择的50cc踏板车并没有多少,基本上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进而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就不可能出现所谓的白菜价。

总而言之,从125和150踏板摩托车的价格表现来看,50cc的小踏板毫无优势,但因为这类车型的使用场景比较特殊,再加之制造生产成本并不低,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就造就了它并不便宜的价格体系。
评论(0)